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 > 第二届广东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发布仪式 > 融媒报道

把城中村变“壁画村”,为村民留住乡愁

惠州观背村党支部书记郑国雄

时间:2023-01-06 10:09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

郑国雄,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2008年5月上任以来,郑国雄时刻把认真履行职责、带领村民致富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日奔波于村落庭院,紧抓党支部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如今,观背村已从原来的“软弱、涣散”村,成为“广东卫生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观背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位于博罗县城中心区的观背村,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在这片0.3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有5个村民小组,住着208户人家,总共1025人。2008年5月,郑国雄担任观背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观背村现状是“两委”班子长期不团结、不干事,村民意见很大,换届选举时的“两委”6名干部,只有1名连任,其余5名落选。

  上任后,郑国雄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逐一到班子成员家走访,跟他们谈心拉家常,一起谋划村发展蓝图,请教解决问题办法,并组织班子成员前往深圳市校场尾村和东莞市坝头村参观学习。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见了“世面”,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触动极大,从此以后,村里的各项事务有效运转起来。

  从退役到上任中间虽过去近10年,郑国雄始终不忘自己退役军人身份,处处以身作则,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他说:“村民办事随时都能找到村干部,这样他们心里才踏实,对村干部才会信任。”他要求班子成员按时上下班,节假日有重大任务也要到场办公。

  为吸引外来文化团体进驻,村委需要回收21套老房子,但这涉及到村民最敏感的土地问题。郑国雄果断发动村干部分片包户做工作,坚持让其他村干部先挑,把剩下最难“搞掂”的几户村民的工作交给自己来做。渐渐地,村民对郑国雄更加信任,村干部形象和威信也重新树立了起来。

  身为观背村党支部书记,郑国雄认为党员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带动村民主动奉献、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鼓励村民参与村集体建设的热情,郑国雄组织村里45个表现踊跃的党员、青年成立治安巡防队、消防队、民兵队,由老党员牵头负责,提供集会场地,规范队员职责,配发红袖章。

  观背村支部委员王春娣说:“成立这三支队伍,党员和青年都非常高兴,纷纷表示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郑国雄的号召下,观背村引进了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每周定期在村里开展环卫维护、义诊义修等志愿服务,村民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队员们既是志愿者,又是普通的村民,在处理棘手的事情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郑国雄的带领下,观背村坚持“党建带群建”,积极推动建立“青年之家”“妇女之家”,支部委员每人对接联系一批协会,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领导。

  疫情防控期间,郑国雄带领村志愿者们把宣传册派发到每家每户,对外来人口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人,筑起了村民安全的“防护墙”,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近年来,观背村在全市率先建起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创新“三会一课”载体,开办党员夜校,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升能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观背村作为城里的一块“夹缝地”,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如何既改善村庄环境,又能“留住乡愁”呢?这一直是郑国雄思考的问题。他带领班子成员认真梳理观背村现有资源,分析观背村发展的优劣势,寻找观背村发展的路子。

  参照北京798艺术区,郑国雄利用旧厂房改造成综合文化体的案例,研究观背村的这些老房子能否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他主动联系各类文化团体,并选了一间废弃的老屋,通过众筹将废弃老屋精心“整容”,旧物新用,稻草、芦苇秆搭建起了凉棚,废弃的陶瓷罐变成喷泉,废旧的石磨成为茶台。12天的时间,老屋被打造成一个具有浓郁农家风情的小庭院,取名为“一亩三分地”。村民将改造前后的图片发上网,引来一大批网友点赞。之前犹豫过的文化团体纷纷找上门,一时间观背老屋成了“抢手货”。

  文艺团体入住后,郑国雄又邀请画家在村道两旁的墙上绘画,花了1个星期时间创作了大幅壁画《中国梦》。随后,闻讯而来的画家越聚越多,2个月的时间画了近2000平方米的壁画,观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壁画村”和“新农村休闲旅游村”,每年吸引近50万名游客慕名前来观赏,带动了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3万元增长至目前的60多万元。

  村民们感叹,人们在观背村,以前是“不愿留”,如今是“不想走”。目前,村支部对接联系周边市县62家文艺团体,引进资金3000万元,将一间间废旧瓦房在现有基础上盘活改造,打造独具农家风情的小庭院作为固定活动基地,实现老房“古旧变古韵”。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