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公开 > 通知公告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5年课题研究公告

时间:2025-05-27 09:40 来源:本网
【字体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扎实做好政策预研储备,积极发挥课题研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广东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改革发展的助推作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5年课题研究团队。具体要求如下。

  一、研究题目及要点

  课题1:外省来粤常住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现实基础及优化路径研究

  研究促进服务保障有效覆盖外省来粤常住退役军人的现实基础和政策路径,分析实现服务保障覆盖外省来粤常住退役军人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梳理服务保障项目中央和地方、省际间、省内地市间财政支出事权划分,明确实现有关服务保障项目有效覆盖外省来粤常住退役军人的责任主体;研判有关服务保障项目实现外省来粤常住退役军人覆盖后对各级财政产生的支出压力,并结合事权提出财政转移支付、人员编制设置、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调整建议;研究提出分阶段推进服务保障有效覆盖外省来粤常住退役军人的可行改革举措建议。

  课题2:“兵支书”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兵支书”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资源,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全面梳理当前“兵支书”工作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难点堵点,借鉴有关兄弟省份成熟经验做法,探索广东“兵支书”培养新路径、思政引领新模式,并提出激励更多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基层的政策措施建议。

  课题3:广东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实效性研究

  研究分析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的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做法,研提有关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对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并提出巩固党长期执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应急应战、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的调整建议;研究提出分阶段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的政策措施建议。

  课题4: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十五五”规划建设研究

  以更好发挥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功能为目标,系统梳理当前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及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存在的矛盾问题;聚焦“十五五”时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与规范服务的政策措施、核心指标等任务建议。

  课题5: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全国区域型优抚医院的路径研究

  总结近年来广东省优抚医院改革措施和改革成效;聚焦新形势新任务,对标省外区域型优抚医院,以及优抚对象和群众新时代健康需求,系统研究分析我省优抚医院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重点围绕专科建设、人才现状、薪酬制度、服务模式、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软硬设施建设,以及上级管理、协调机制、优抚对象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找准我省优抚医院改革方向和着力点,研究提出加强我省优抚医院政策创新供给的系列政策措施建议。

  课题6:“荣军社区照顾”新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

  全面梳理荣军个体、家庭到社区、医院、社会保障系统多层面的服务需求,界定分析荣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联结服务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以及服务要素缺失节点,探索荣军如何通过人际互动、社区照顾、社会联结实现与社会联系的协同运作机制,为今后集中安置荣军优抚工作提出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

  课题7:优抚医院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立足国家退役军人优抚医院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着力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系统梳理优抚医院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构建支撑优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议。

  课题8:基于权变理论与系统管理理论的优抚医院现代化管理路径研究

  分析优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探讨优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明确优抚医院高水平安全的内涵,包括医疗安全、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研究构建优抚医院安全保障机制,分析优抚医院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互动关系,提出统筹协调的理论框架,设计统筹协调的具体措施,如政策协同、资源配置优化、绩效考核机制等。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者范围。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所属有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组织或单位机构在职人员。申请人应是所在单位的全职在岗人员。

  (二)申报条件。申请者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的良好信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必须是申报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课题团队的人员结构及专业配置须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与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鼓励专业研究人员和具有退役军人工作经验的人员联合开展研究。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课题。申请单位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课题,如实填写课题申请书和论证活页(见附件)。《课题申请书》需由牵头申请人所在单位盖章确认。其中,申请单位为高校的,单位名称请填写高校名称,不填写二级学院,盖章为对应的校章。课题申请书和论证活页一式3份(密封)。

  (二)报送方式。需同时报送课题申报材料的纸质版和可编辑电子版,报送纸质版材料的信封上请注明“申报课题”字样,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的电子版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申报课题和申报单位名称。

  (三)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6月15日(以寄出时间为准)。

  (四)组织遴选。对收到的课题申请书,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有关部门对照申请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后,按程序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遴选承研单位。同一个课题的申请单位不满三家的,将视情重新组织遴选或不安排此研究课题。遴选结果将在本厅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合同签订。课题承研单位确定后,课题委托单位与承研单位签订课题研究委托合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其他事项

  (一)课题经费。课题1安排研究经费25万元,课题2安排研究经费20万元,课题4(广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委托课题)安排研究经费15万元,上述研究经费由委托方支付,其余课题不安排研究经费。

  (二)过程管理。课题承担者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要求于2025年11月底前完成研究任务(具体时间以合同为准,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研究成果为课题主报告和1篇3000字左右的政策建议专报,要突出应用性、创新性,注重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能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真招实策。课题验收时实行研究成果等级鉴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级鉴定不合格的课题不予结题。

  (三)知识产权。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所有,课题参与人员及所在单位对课题享有署名权。未经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同意,不得在公开刊物或内部刊物上发表。课题参与人员如公开发表以本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相关研究论文,需事先征得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同意。

  如出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情况,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根据有关规定视情采取终止课题研究、追回已拨付课题经费等处理措施。

  (四)联系方式。

  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340号

  邮政编码:510520

  联系人:任翔(课题1、课题5至8),方治国(课题2和3),熊丽琴(课题4)

  联系电话:020-32665850(任翔),020-32665882(方治国),020-32665978(熊丽琴)

  邮箱:dva_bgs@gd.gov.cn

  附件:1.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课题申请书.docx

  2.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课题论证活页.docx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2025年5月23日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