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巍峨,尽显韶华。行走韶关,满眼皆是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风貌、新气象、新成效;所到之处,皆有退役军人工作者高昂的热情、奋进的活力、赤诚的情怀。近日,由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调研采风活动走进韶关市,见证该市围绕“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目标,聚力“六大体系”建设,充分推动退役军人“五种力量”作用发挥,为广大退役军人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各尽其才、大显身手不懈努力。
聚力退役军人“六大体系”建设
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575个,全面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五有”“全覆盖”目标;县、镇两级100%完成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创建和省星级示范服务中心(站)创建,获得省星级奖补经费2250万元;举办百余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320人;通过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为400余名服务对象申请省应急救助资金1073.25万元……一串串“硬核”数据,一项项有力举措,是韶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踏踏实实办实事、疏通堵点办难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实写照。
韶关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肖卫球介绍,近年来,韶关围绕“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努力搭建“现代化组织治理体系、精准化安置就业体系、全方位力量体系、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平战结合拥军支前体系、事心双解权益保障体系”六大体系,坚持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理念,注重发挥退役军人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质增效。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呈现权益保障制度化、就业创业社会化、拥军支前专业化、走访慰问常态化、帮扶援助规范化、思政引领体系化的新局面。
从顶层设计到末端落实,韶关倾情书写一张张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让老兵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变为现实。如今,退役军人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跨入新的历史征程。肖卫球表示,下来,韶关市将深入实施服务中心(站)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强镇带村”工程,发挥基层服务站神经末梢功能,并探索建立基层“荣誉站长”机制试点,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水平,实现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就业创业谱写退役新篇章
在韶关,一批批退役军人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怀揣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投身于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昔日,他们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脱下军装,身披新时代的战袍,他们在各行各业担当奋进,主动作为。
从退役军人到机床销售,再到如今的企业经营者。广东义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卢跃,凭借自己坚毅执着的性格与敢想敢试的精神,在充满艰辛的创业路上奋勇前行。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并连续七年被评为“广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创业以来,卢跃不仅将军队的独特气质移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上,也将忠诚奉献、吃苦耐劳的军人品质镌刻在企业发展的基因里。近年来,卢跃在韶关遭受洪灾之际,多次为受灾地区捐赠款项和物资;为支持贫困山区的教育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踊跃参加韶关市南雄油山镇捐款活动;在春节前慰问曲江交警大队、派出所及村委会。卢跃表示,部队的经历使他学会坚持只做一件专业的事,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将部队的文化转为企业文化,继承并且发扬光大,才能保障创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同样作为退役军人的徐志标,2020年创建韶关市绿之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周边无污染、山清水秀的太平镇乌石村委集体山地和荒废十余年的林田,以生产有机种植香水柠檬、猕猴桃、杨梅等经济作物为基础,以原生态种植香水柠檬品种为主,充分利用有机肥料,形成封闭循环再生绿色生态产业链。该公司先后荣获韶关市军创杯现代农业组一等奖,“建行杯”第三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
退役以来,徐志标不断发扬“老兵”精神,奉献军人力量的无限“戎”光。“从部队退役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做点实事,充分发挥一名军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带领更多乡亲扎根土地勤劳致富,共同参与到韶关的建设中来。”他信心满满地说。
位于松山街道红旗社区的“老班长工作室”和五位志愿服务队队员。
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良好氛围,韶关市曲江区松山街道红旗社区“老班长工作室”奋力推动退役军人成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新军”。
据悉,“老班长工作室”自去年8月正式启用以来,已有志愿者服务队队员31名,平均年龄近70岁。工作室建立了队伍管理、共商、帮扶和积分兑换奖励制度,队员们分为7个小组,义务开展文明劝导、安全巡查、邻里纠纷调解等活动;为了便于志愿服务队开展工作,队员们还相应担任了社区楼栋长。同时,队员可根据参加志愿活动的次数,依照积分规则进行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奖励,鼓励更多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年逾古稀的退役老兵陈瑞野,曾连续四年荣获“五好”战士徽章,成为人人夸赞的老班长。退役后,他以身作则,发扬了“老班长”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讲好松山街道优秀“老班长”故事的带头人。“退伍不褪色,我们有着朴素的军人情感,要把责任和荣誉深刻心田,为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陈瑞野坦言。
续写红色热土新荣光
百年弹指一挥间,抚今忆昔,岁月如歌。踏入乐昌市梅花红七军烈士纪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由多支枪杆形状的碑体簇拥而成的红七军烈士纪念碑屹立于山巅。红色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映照出先烈们为理想信念献身的崇高气节和坚韧品格。
93年前的那个寒冷冬天,红七军十师师长李谦在战斗中不幸中弹,腰部、腹部受了重伤,被送到廖聪济爷爷廖文成家疗伤。大山里缺医少药,李谦的伤势不断恶化,于当年牺牲。自此,廖氏家族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开始了为在梅花镇一战中牺牲的红七军战士李谦守墓的生涯。
廖聪济遵守承诺,成为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的守墓人。
现年54岁的廖聪济,是乐昌本地的一位农民,也是梅花红七军烈士纪念园第三代守墓人。从小到大,他听父亲讲述得最多的事,就是90多年前在梅花发生的战斗。父亲时常叮嘱他,长眠在家附近的红军烈士墓中的英魂是自家的亲人,要好好祭拜他。
一句叮嘱,一个承诺。祖孙三代,坚守着这份对烈士的敬意。“红七军的烈士们为了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因此,我们有责任尽心尽力地纪念他们,特别是像李谦师长这样的英雄。我们一代一代人要将这份敬意传承下去,确保每一代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牺牲。”廖聪济说。
为铭记红七军在乐昌梅花的战斗经历和革命精神,缅怀红七军革命烈士。2010年,红七军师长李谦烈士墓被迁入乐昌梅花镇新建的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廖聪济成为纪念园的守墓人,继续守护着李谦烈士和700多名烈士的英魂,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管护好纪念园。2020年机构改革后,纪念园划入新成立的乐昌市烈士陵园服务中心管理,廖聪济成为乐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后勤人员,继续守护长眠于梅花的英烈。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