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德,男,1948年生,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入伍,1983年转业,现任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轮值主席、“鹏城关爱退役军人形象大使”。脱下军装后,他将深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40年以来为特区建设奉献热血青春,个人捐赠善款累计2000多万元,以大爱精神投身到“讲好改革开放深圳故事、弘扬深圳拓荒精神”和“关爱退役军人行动”等公益事业中,发起成立了深圳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组织编辑出版的两万基建工程兵战友名录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个人曾获“深圳最美退役军人”“深圳市十佳爱心人物”“中国第十二届公益节公益人物奖”“广东最美退役军人”“广东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一、当好深圳特区的“建设者”,致力弘扬拓荒精神
(一)全国率先推出“毛坯房”概念。作为基建工程兵的第一批义务兵,刘坤德曾参加甘肃省酒钢、贵州省“87”厂、辽宁省本钢、上海宝钢建设,为祖国钢铁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1982年,他响应“改革开放”政策南下深圳,投身火热的特区建设,参与了特区的住房建设,见证了深圳住房制度改革。1990年,任市房管局办公室主任期间,他发现业主对福利房装修不满意,导致大量建筑资源浪费。经过深入调研,他敢为人先,率先提出“毛坯房”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得到大多数业主的认可,还风行深圳乃至全国,为绿色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3至1994年,在别的单位均无法按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建房任务时,刘坤德带领团队一天24小时不停歇施工,其负责的景田西小区、松坪村小区建设项目按期完工,个人被评为“深圳市先进工作者”。
(二)全力弘扬“拓荒牛”精神。刘坤德对部队的教育和历练心怀感谢,感恩深圳给了自己展示人生价值的机遇和平台,对基建工程兵部队始终保持的奉献精神和拓荒精神充满敬意,他先后捐资600多万元用于弘扬两万基建工程兵的奋斗历程和拓荒牛精神。他出资开发建设“深圳基建工程兵”“基建工程兵之家”微信公众号,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基建工程兵和深圳拓荒牛的艰苦奋斗历程,为深圳乃至全国基建工程老兵提供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基因的学习交流平台。2012年,他捐资50万元作为启动费用,编辑出版的两万基建工程兵战友名录被军事博物馆收藏。2014年,他率先提出成立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为深圳基建工程老兵打造精神家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传承基建工程兵历史和精神的活动。他组织创作展现拓荒精神的雕塑——“基建工程兵之歌”,坐落于深圳笔架山公园,如今这尊雕塑已经闻名全国,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红色景点。并创作歌曲《追梦老兵》,唱响基建工程兵精神赞歌。
(三)全面讲好“拓荒牛”故事。他提出并和战友们一起创办了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先后出资200多万元,组织、撰写、出版基建工程兵的书籍和画册12本,其中《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战友名录》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又出资200多万元,带动募集资金300多万元,拍摄了《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基建工程兵在深圳》等系列纪录片,在全国20多家电视台播放。出资100万元创作歌曲《追梦老兵》,唱响基建工程兵精神旋律。策划组织创作的《基建工程兵之歌》雕像,安放在深圳市笔架山公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打卡点。同时,为把更多战友团结凝聚起来,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更党走,出资300多万元创办了“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微信公众号,五年多推送弘扬正能量的稿件5500多篇,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捐资100万元升级改造了深圳基建工程兵拓荒史展厅,成功将其打造成为重温拓荒记忆、传承奋斗初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红打卡点。近年来,他积极组织举办多场研讨会和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大型活动,让深圳基建工程兵的身影走进央视的“国家记忆”和“老兵你好”栏目,大力弘扬基建工程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让这支远去的部队赢得了浓墨重彩的赞扬,让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老兵们感到很温暖、很激动。
二、当好爱心公益的“传播者”,致力回馈社会
(一)发起成立“深圳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让上万名退役军人感受温暖。2020年底,当刘坤德得知有部分退役军人因伤残、意外等原因陷入生活困境时,他主动找到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关爱基金会,商议发起关爱退役军人的爱心基金。刘坤德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带头捐款200万元,全程参与基金的善款筹集、项目策划和资助方向等工作。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战友和爱心企业纷纷捐资支持。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21年3月,“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正式设立时共筹款517万元。截至目前,刘坤德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共捐赠善款600余万元,带动捐款近千万元。近几年多来,他带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关爱和慰问退役军人2000余人次;通过实施“幸福家改造”计划,帮助200户退役军人改造提升居家环境;开展关爱退役军人活动100余场,活动覆盖人群达上万人次。
(二)发起“致敬拓荒牛光明行”活动,让1800多名战友重见光明。创业成功后,他始终心怀感恩,以大爱精神投入到帮助战友和回馈社会的公益行动中去,发起了“致敬拓荒牛光明行”公益项目。2007年,刘坤德患上白内障,眼睛几近失明,手术后重见光明的喜悦让他想到还有许多战友面临同样困扰,就迅速行动,开始了帮助战友“复明”的公益之路。他先是通过匿名捐款委托公益组织和医院,帮助广东、贵州、甘肃生活困难或者遭遇眼疾困扰的战友做复明手术。之后,他通过拥军优属基金会和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为深圳基建工程兵和家属做复明手术捐款300余万元善款,并带动捐款近百万元,让18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三)广泛奉献爱心,让多地人民群众得到帮助。刘坤德始终为国分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向灾区捐款50万元。2018年,他出资100万元在深圳市慈善会名下发起设立“关爱拓荒牛基金”暨守护拓荒牛计划,帮扶困难的深圳退役的基建工程兵,共筹资1250万元,每月为几十位特困老兵发放1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他率先捐款10万元,并发动近千名基建工程兵战友共同捐款80多万元,通过关爱基金会捐赠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和荆州、荆门市、黄石、宜昌等地的抗疫一线。同时,他资助400余万元,为家乡修建村道、安装自来水、扩建养老院和资助贫困儿童上学。2020年,他带头捐资200万元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四年来共捐款1300余万元,开展“致敬英雄”“爱心年夜饭”和“幸福家改造”“子女帮扶”等系列退役军人关爱帮扶活动,让退役军人本人、家庭和子女真真切切感受到温暖。
三、当好心系战友的“老班长”,致力解决老兵急难愁盼
(一)拉紧“退役不褪色”的共同纽带。2022年,深圳由于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多点散发,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刘坤德看到活跃在抗疫一线的深圳老兵,为街道、社区的抗疫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深深地为老兵们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专门打电话给关爱基金会,领捐10万元给红星志愿服务队采购抗疫物资,并策划推动了“关爱红星志愿者·致敬抗疫一线老兵暖心行动”。在他的倡议下,许多爱心企业纷纷加入关爱抗疫老兵的爱心矩阵,共计筹集超过200万的抗疫物资,为抗疫一线老兵源源不断地送去关爱和慰问,让红星志愿者更加激发了坚守抗疫一线、守护百姓健康的的激情。
(二)写下“帮扶战友”的生动注脚。“要帮战友们实实在在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刘坤德常常深入退役军人家庭慰问,为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退役军人家属张秀梅丈夫突发疾病去世,留下70多岁的双亲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她相依为命,刘坤德带领深圳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让这个家庭摆脱了困境。张秀梅发自肺腑的说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好三个孩子,能为党和国家再贡献出三个好兵”。退役军人范进雄身患重病失去劳动能力,妻子生病离世,18岁的儿子辍学在家,24岁的女儿在家陪护,全家仅靠范进雄每月3000多元退休金生活,刘坤德召集爱心力量对范进雄提供陪护计划、子女就业帮扶等关爱措施,让范进雄得到了精心照顾,儿女找到了工作,家庭摆脱了困境。刘坤德常常给生活困难老兵慷慨解囊,得知老兵舒乃银患上膀胱癌花光了所有积蓄,连每天换五次尿不湿的钱都没有了,随即上门看望并送上3万元进行救助。看到宝安区有位退役军人见义勇为牺牲的报道,刘坤德立即拿2万元慰问金委托媒体寄给勇士的老父亲。他说,他的儿子为救深圳献出了生命,我作为深圳市民和一名老兵表示慰问和致敬。
(三)筑牢“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作为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老班长工作室”的核心骨干力量,刘坤德时刻关注退役老兵的生活状态,在发现他们有生活困难或思想波动时,及时主动地邀约他们,通过座谈、谈心、团建等形式为退役老兵进行思想疏导、解决急难问题。当发现不稳定隐患时,他主动找到老兵进行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劝说和疏导,并同步向退役军人事务局反映老兵诉求,积极协调资源尽力为老兵解决实际问题,化解了一些误会和矛盾,未雨绸缪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得知有工程兵战友们听信安家费的谣言时,他多次与战友们谈心,讲述他了解的实际情况,帮助这些战友了解了真相,平息了隐患。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刘坤德个人出资组织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转业老兵欢聚一堂,及时消除老兵们心中的负面情绪。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深圳两万多基建工程兵整体保持稳定,正积极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建设中发光发热。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