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视频展示

南方杂志:红色热土见证烽火岁月,五桂山承载珠江纵队精神丰碑

时间:2025-07-10 10:24 来源:南方杂志
【字体 :

  7月7-8日,“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活动在中山五桂山文化中心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红色文化展演,本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重温广东抗战那段烽火岁月,探寻抗战精神在南粤大地的深刻印记。

  “先辈的热血不屈直抵人心”,在场退役军人吕兆彬动情表示,演出让历史“鲜活可感”,先辈们的热血不屈令人震撼,激励着新时代民兵时刻锤炼本领,誓死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30多位珠江纵队后代专程到场,珠江纵队政委黄旭的儿子黄跃进感慨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这样的现场活动更能让后人铭记父辈的抗战精神。

  活动现场汇聚了珠江纵队后代、退役军人、民兵等各界代表。

  古氏宗祠见证珠江纵队战斗史诗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地点,中山五桂山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在槟榔山村的古氏宗祠——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如今的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1945年1月,珠江纵队在此庄严宣告成立,统一领导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战争。这里成为纵队由小到大、由弱至强发展的起点与重要指挥中枢。

  “要让后辈懂得,今天的安宁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座古朴宗祠,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面向未来的精神灯塔。”黄跃进现场和《南方》杂志记者分享了那段烽火岁月。他介绍,其父黄旭当年任第一支队情报站站长。1940年至1941年间,中共中央派谢立全、谢斌同志考察后认为,五桂山虽无险要地势、茂密丛林,但其能成为坚固的抗日根据地,核心在于“山不藏人人藏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

  据悉,珠江纵队在此历经大小战斗140余次,发展成一支3000多人的抗日劲旅,有力牵制敌人,成为珠三角抗战的重要旗帜。浴血斗争中,340多位珠江纵队将士长眠于五桂山的青山翠岭之下,用生命书写了不朽的丰碑。

  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

  “中山站选在五桂山是因为五桂山不仅是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更是珠江纵队的主要作战区域之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岚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五桂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珠江三角洲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

  李岚表示,选择在此举办活动,正是为了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让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代代相传,激励新时代的人们赓续红色血脉,奋进新征程。

  红色展演通过融合粤语、客家话对白的音诗歌舞表演,《华南烽火 抗战丰碑》生动再现了党领导广东军民抗击日寇的壮烈史诗。特别在《珠江潮涌》篇章中,革命母亲杨伯母送两子上战场的感人故事——她的两个儿子杨日韶和杨日暲在游击战争中英勇捐躯,令现场700余名观众潸然泪下。这种沉浸式艺术表现,让历史从教科书走向舞台,使红色记忆可触可感。

  7日下午,“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红色文化展演与“勠力同心——粤港抗战史实展”在五桂山文化中心举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与中山市民亲切互动,让红色故事在“家门口”广泛传颂。

“勠力同心——粤港抗战史实展”在五桂山文化中心举行

  7日晚,火炬开发区文化中心广场流光溢彩,“与人民同行”惠民文艺演出火热上演。铿锵有力的红色诗朗诵、激越昂扬的革命歌曲等十余个精品节目轮番登场,200余名群众共聚一堂,在演员们饱含深情的演绎中,共同感受红色文化的艺术魅力。

  沉浸式体验把博物馆“搬”进学校

  “通过这堂课,我更深刻了解了珠江纵队如何在五桂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最终将侵略者赶走的光辉历程。”温志博同学深受触动。7月8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移动的文物课堂”走进中山市五桂山桂南学校,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历史课。

  活动突破传统模式,推出“移动的文物课堂”走进校园,通过历史文物与当代视角的碰撞,以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情报战线为主题,打造沉浸式教学为青少年打造生动历史课。这是“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活动的重要一站,通过让革命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吴宇辰同学在课后告诉记者:“这堂课让我了解了中山乃至广东地区抗战的起源与发展。革命先辈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开辟道路的精神极其可贵,他们的英勇无畏让我无比敬佩!”

“移动的文物课堂”走进校园

“移动的文物课堂”走进校园

  活动现场,广东革博金牌讲解员以及中移互联的工作人员以“文物+故事+客户”的创新形式,为同学们介绍了多件珍贵革命文物。

  “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学习这些红色故事,我仿佛看到了80年前珠江纵队战士在我们五桂山战斗的身影,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桂南学校四年级学生吴同学在体验后表示。

“移动的文物课堂”合影

  同步开启的“红色乡村 绿美发展”直播探秘中山市元一沉香文化馆。主播陪同大家开启一场特别的寻香之旅,了解沉香历史传统与用途,感受千年香道魅力,解密沉香文化的前世今生。主播在现场观看香席表演,亲手制作了香丸吊坠,诠释沉香融入生活的当代价值,以“从历史到技艺”的立体视角,唤醒观众对岭南香文化的认知,为“绿美广东”注入传统韵味。整场直播累计获得8万次曝光,丰富的直播内容吸引观众们纷纷点赞评论。

  作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精心培育的社会教育品牌,“红色文化轻骑兵”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跨越珠江、长江与黄河三大流域,足迹遍布全国9个省区、24个市县,累计行程突破1.2万公里,将红色文化以生动形式送入千家万户,惠及数十万群众。

  2025年,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重走抗战之路”主题应时而生。该活动将持续至9月,通过沉浸式展演、移动展览等形式,让抗战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据悉,继中山五桂山站后,这支红色文化的传播队将于下周抵达江门,继续其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征程。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