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1985年5月24日,广州市天河区在全力筹备六运会举办工作中获批设立。40年后的2025年5月24日,“因全运而生”的广州市天河区,迎来建区40周年。当前天河区正全力筹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塑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形象,深化执法整治效能,能够帮助广州市和天河区把赛事办好也把城市办好。在5月24日当天,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广州市天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队员走进城管执法队伍开展交流指导,将“国旗班精神”融入城管执法工作当中。
褪下“国防绿”的他们,在不同岗位为社会服务
据悉,广州市天河区城管执法队伍当中,超过50%的人员为退役军人。褪下“国防绿”军装换穿“城管蓝”制服的执法队员,依然用军人的纪律管理好自己,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均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退役军人。褪下“国防绿”军装的他们在投身社会生活及工作时,依然用严格的国旗护卫队纪律管理好自己,并通过工作之余参与志愿服务,将“国旗班精神”在社会广泛传播。
天河城管执法队员与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队员合影
在5月24日位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操场的交流现场,天河区城管执法队伍与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开展深度交流。参与交流的城管执法队员,不少为退役军人;当“立正”“稍息”“齐步走”等口令喊起时,他们依然能跟随口令站好军姿迈出军步。赤心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则在交流期间,以“国旗班”的标准帮助城管执法队员规范动作整理着装。一番规范下来,现场城管执法队员们所做的动作相比交流开始前更加标准。在交流过程中,同是退役军人的城管执法队员和赤心国旗护卫队队员,回忆服役时的军旅生活,交谈退役后的社会生活,在交流中共同认识到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传播“国旗班”精神的重要性。
发扬“国旗班精神”,提升城市管理工作
曾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升降国旗2900余场次、荣立三等功1次的曾嵘,5月24日当天以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队长的身份参与交流,并把服役多年保留下来的“国旗班”动作及着装规范传授给城管执法队员们。“城管队伍身穿制服,在城市管理、社会治安方面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曾嵘表示,城管执法队员在日常执法巡逻过程中,也有“齐步走”等动作,也要身穿制服与市民交流。以军姿标准规范他们的原地间基础动作,能够提升他们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并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上为更多市民更多游客更多参赛人员服务。
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队员,现场展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动作标准
“城管执法队员拥有良好的形象,能够帮助广州市和天河区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保障科科长刘少标表示,今天参与交流的执法队员,平时主要负责快速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工作。拥有良好的形象及规范的动作,有助于执法过程中快速消除影响市容环境的问题。当天参与交流的执法队员,不少是退役军人。重温服役时的口令及动作要求,能够规范他们日常的执法行为,并把相关经验传授给非退役转业而来的其他执法队员。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与城管执法队伍的深度合作,不仅为城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更是搭建起退役军人作用发挥的实践舞台。”广州市天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静萍表示,双方以军事化训练强化纪律作风,以文明共建理念凝聚服务共识,实现了退役军人专业优势与城市管理需求的有机融合。
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队员,帮助天河城管执法队员训练原地间基础动作
以“绣花功夫”编织精细治理网络服务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因全运会而生,拥有良好市容环境的广州市天河区
据悉,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持续通过创新手法强化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常态化培训、规范化执法流程和军事化纪律要求,打造作风硬、专业强的执法队伍。此次邀请天安门“国旗班”退役军人指导交流,是天河城管在强化队伍建设创新上的又一次全新实践。对于执法队伍当中的退役军人,与同属退役军人的志愿者开展交流,能够让队员重温军旅岁月,进一步注入“绝对忠诚、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对于非退役军人队员,则获得一次军旅岁月的体验,加深执法水平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天河城管执法队伍持续提升天河区的市容环境。2025年以来,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保障科已累计出动1200余人次,完成黄埔大道、奥体中心等18项重点线路保障,实现“着装规范、举止文明、响应迅速”的外在形象与“纪律严明、服务为民”的内在精神融合。在春运、迎春花市等重大保障任务中,天河城管联合各街道执法力量,连续30天驻守交通枢纽,统一佩戴执法记录仪、配备800兆对讲机,实现实时指挥调度,以高标准完成秩序维护。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关键节点,天河城管正以“绣花功夫”编织着更精细的治理网络。从市容整治的“攻坚者”到城市文明的“织网人”,天河城管坚持在法律尺度与民生温度间找准平衡点。每一次的训练提升、每一次耐心的沟通、每一处隐患的排除,都是在为城市文明加分,为市民幸福加码。让城市有序而不失活力,让治理严格而充满温情。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