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谢培君的计划很大,想法很多,干劲很足
2025年6月,今年第一号台风“蝴蝶”袭向广东。
茂名市观珠镇合利村村民微信群里,“兵支书”谢培君多次发出通知,提醒村民给沉香树剪枝。“一棵树价值几千块,不剪枝容易被风刮倒,几年的心血就白废了。”
2007-2009年,谢培君在广东佛山某武警消防支队服役,经常出入危险的火场。如今,他是合利村的“兵支书”,身兼“林长、河长、田长”多责,林间地头常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谢培君将军人的雷厉风行带入基层工作。担任“兵支书”后,他常对村民说:“在部队,我们守护人民安全;在村里,我们守护乡亲们的生计。”
自2020年底被推选为村支书以来,谢培君带领村民发展沉香产业,截至目前合利村沉香种植超过200万棵,面积达七千余亩。这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除了原材料交易,村民还自发办起了加工厂,做沉香佛珠、线香等批发生意;更有大学生回村做起了电商直播,打造高品质“村委严选”。谢培君说,截至2023年底,合利村沉香产业链价值已超过1亿元。
在观珠镇沉香产业各个链条上,活跃着三百多名退役军人,其中有十多人肩挑“兵支书”一职,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这背后,得益于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近年来大力实施“兵支书”培育工程,积极推动优秀退役军人进入基层治理“主战场”。
“广东有近百万退役军人党员。全省通过发挥‘党员+退役军人’双重身份的最大能量,推动退役军人在‘百千万工程’中勇挑重担。”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王创说。
“几乎每家都种香”
为了防台风,香农杨伟华天刚亮就上山给沉香树剪枝
吃过午饭,谢培君走上村委会后山,这里种着数千株奇楠沉香树。
“午后太阳毒,戴上帽子防暑。”作为村里的“三长”,谢培君每月都需巡山、巡河、巡田多次,皮肤早已被晒得黝黑。山里天气多变,时而风雨大作,时而烈日炎炎。他的办公室里常备着几顶草帽,以备外出不时之需。
林子深处,香农杨伟华头戴草帽,正在顶着烈日剪枝。一把鹰钩钳,一把高脚木凳,上面剪枝声咔咔作响,枝叶应声簌簌落地。谢培君走过去打招呼,“老杨中午也不休息啊?”
为了防台风,杨伟华天刚亮就上山给沉香剪枝,一个上午剪了大约几百株。“剪下的枝叶不需要专门清理,留着还能给土地当肥料。”
沉香树是一种绿色小乔木,树干显灰,枝叶繁密。成年的沉香树可以达十几米高,蔚然成林,行走林间,枝叶沙沙作响,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很多沉香树干上钻有一排排圆孔,约指甲盖大小,从树顶到树根,均匀分布。这是香农为促进沉香树“结香”而专门钻出的小洞。钻孔后的沉香树抗风能力变弱,每逢台风天气就要格外关照。
杨伟华选了一棵小臂粗的沉香树,拿起随身带的锋利小刀,刷刷挖出了一道两指宽的缺口。靠近一看,细腻的白木质地上出现了墨汁一样的油脂。“你看,这就是结香了,黑色的就是沉香。”他说。
沉香自古以来就被列为“百香之首”,可以制作名贵香料、饰品与木雕。
早年的沉香多来自野生沉香树。当沉香树干遭雷击、折断或火烧等伤害后,体内会分泌一种散发香味的油脂,久而久之凝结成块,入水即沉,因而得名“沉香”。近年来,香农不断实验嫁接,终于培育出“结香快、质量高”的人工种植沉香品种。
随着沉香树的收购价连年走高,很多合利村村民因种沉香而致富。“种得多、赚得多”成为共识。截至目前,谢培君和家人带头种沉香,总计约1万株。全村种植超万株的沉香大户超50人。
“可以说,合利村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种沉香树,连五保户都会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棵。”谢培君说,村里的种植大户还跨省去海南、福建等包下山头,把电白沉香的名声打出省外。
大片的沉香林,往往在成材前就有买家提前付好定金,“根本不愁销路”。
“种沉香,有奔头”
在加工厂里,合利村村民对收购来的沉香树进行初步加工
最初推广沉香树时,村里质疑声可不少。
“有人担心结不了香,有人担心卖不出去,还有人担心是骗人的。”谢培君说,沉香树种植除了日常管理、虫害防护外,也有投资风险。比如,不同品种沉香树,结香效果不同。有的沉香树看似高大,但实际结香的部分可能只有数公分。
在观珠镇沉香圈,香农一般不允许买家现场削皮验香,“全靠买家的经验与眼力”。买卖双方约定价格后,整片收购沉香林。
“削开沉香树皮前,谁也不知道藏于暗处的沉香究竟品质如何。对于收购沉香树的人来说,风险很高。但收益也大。”谢培君说。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他们加大沉香种植宣传,号召村干部、党员、退役军人带头种植。
村民杨洁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名“90后”。目前,杨洁家五六块山地全都种上了沉香树,总计约2万多株,属于村种植大户之一。
在谢培君的鼓励下,杨洁等退役军人成为产业骨干。谢培君常说,“退役军人不怕吃苦,我们带头干,乡亲们才有信心。”
杨洁说,自家种下第一批约3000株沉香树是在2017年。“当时苗贵,种树成本高,所以先试试水。”他表示,这批沉香树大约在五六年后成材,目前都已售出,平均每棵树约500-600元,“刨除成本后,收益不算高”。
近年来沉香市场火热,沉香树收购价一路走高。就在2025上半年,有同村香农每棵沉香树售价已超千元,价格较以前翻了一番。而且,单单观珠镇就开设了不少沉香树加工企业,基本已经做到“原料不出镇”“种树不愁卖”。
“最近有个全镇轰动的大新闻,鼓舞了很多沉香种植户。”谢培君透露,合利村有位种植户近期卖了5400棵沉香树,平均每棵售价1300元,沉香林总价值超过700万元。
“我们看到了种树带来的实在收益,所以就越种越多。”杨洁说,目前种下的沉香树有不少已“结香”,但他今年不准备卖出。因为“越久香越浓,售价也会更高”。
在种植环节,香农给沉香的打孔数量、力度、间距等,也直接影响树木的沉香产量。每到打孔时节,香农一般会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导。
经验丰富的杨洁常被人邀请,后来他还在谢培君建议下,组建了一支“打孔队”。忙碌时,平均每人每天可有200元的收益。
对于相对保守,但有闲置山地的村民,谢培君鼓励他们把土地租给大种植户,或者采取“土地入股 + 利润分成”形式,减少这些村民顾虑。此外,给村民宣传小农信贷政策,帮有实力的村民申请贷款、扩大种植。如今,杨洁家贷款约30万元,除了自家山地外,还外包了几块土地种沉香树。另有村民贷款收购沉香树,发展加工业。
有了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相较过去,村民里敢贷款的人变多了,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谢培君总结,技术先突破、市场有需求、政策给支持、示范户当榜样,正是多方面的作用因素,增强了村民们“种沉香,有奔头”的信心。
“香农是很有智慧的”
2007-2009年,谢培君在广东佛山某武警消防支队服役,经常出入危险的火场。褪色的照片里,他面庞坚毅、身形挺拔,是个略显清瘦的帅小伙儿。
2009年退伍后,谢培君投身飞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打拼多年。和村里同龄人比,他早早开上了小汽车,给住在村里的父母建起一栋漂亮的小别墅。当“兵支书”前,他是茂名市电白区一家公司的高管,太太和孩子也在区里工作、学习,可以说家庭美满、事业有成。
与之相对照的是,他的老家合利村的发展却难如人意。
合利村四面环山,位于茂名电白区观珠镇西南边。从镇上开车到村里要40分钟,是该镇最偏远的村庄。过去村里没有产业优势,村民收入微薄。
“我的印象里,直到2015年前后,合利村都是个穷地方。”谢培君介绍,合利村农田面积少,很多村民靠着分山到户的山地,种荔枝、龙眼、桉树等经济作物。受限于周期长、品种一般、销路不好,一直卖不出好价钱。
因为穷,很多本地姑娘不愿意嫁到合利村来。早年间,很多村民去广西、云南等更偏远的地方“讨老婆”。年轻人在家找不到事情做,只能远去广州、佛山等地打工。
2020年底,身为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谢培君,被推选为合利村村支书,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切实让同村乡亲们富起来。
借着茂名市大力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业的东风,有多年从商经历的谢培君敏锐意识到,发展沉香产业会是一条兴村富民的好路子,沉香树或许就是合利村的“致富树”。
沉香,对合利村村民并不陌生。明清时期,电白水东码头就出现沉香交易,并形成了著名的忠良街“贡香香市”。
早期沉香制品主要来自野生沉香树。但野生沉香主要成长在偏僻的山林,罕见难寻,香农往往一连数日进山寻香,“其间就地埋锅做饭,有时得住上十天半月”。一遇到上品沉香木,只能现场伐木取香,极易误采滥伐、破坏山林。
2000年初,随着野生沉香被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沉香制品供不应求。之后,不少香农开始尝试人工种植沉香树,通过野生沉香母树与土沉香枝条嫁接,培育出了兼具“结香快、质量高”等多种优点的沉香苗,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电白奇楠沉香。
“香农是很有智慧的,目前这些品种都是经过多代筛选后的。”谢培君说。
随着合利村名气打响,谢培君获得“电白区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发挥了优秀退役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大力宣传优秀“兵支书”先进事迹,并举办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10名优秀代表。
和谢培君一样,更多退役军人投身“百千万工程”。如英德市连樟村陆飞红、在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发言的高州市元坝村吴勇光、被誉为“水果书记”的电白区大榕村许永柱等先进典型等。
目前,全省已有四百五十余名“兵支书”获得各级表彰,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村委严选”
合利村村民建起了沉香加工厂,生产沉香串珠等产品
匠源佛珠厂是合利村为数不多的沉香加工厂之一,厂长刘泽华也是合利村人。他在自家院子“就地建厂”,院子当仓库,空房当车间。
据谢培君介绍,目前该厂主要生产沉香串珠,以批发形式销售给下游进货商。厂里雇有二三十个工人,都是同村乡亲,一般按天计薪。他说:“他们之中,有待业的家庭主妇,有上年纪不能干重活的阿公,确实帮村里增加了就业岗位。”
有了好产品,下一步就是销售。
谢培君很看好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电商带货模式。他认为,如果充分利用好直播电商平台,直接对接沉香制品消费者,未来潜力巨大。
他还发现,当前,很多平台的沉香文玩类大V,对所售沉香制品打出了海南甚至越南等名头,具有明显的品牌溢价。如果未来能打响“电白沉香”的品牌,合利村就可以发挥“源头厂商、真货保障”的优势。
谢培君说,这两年也有合利村香农陆续试水直播带货,但观看人数、带货效果等平平,推广费用也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大家又回归了传统销售的老路。他感慨,“关键就是,缺少懂沉香又懂直播的人才。”
难以吸引人才,这也是很多乡村发展的痛点。
大学生刘济华返乡创业做直播,为家乡的沉香代言
2022年,看到老家沉香产业越来越红火,合利村95后大学生刘济华决心回乡创业。“我在外面打工月薪3000元,而亲戚在家收沉香树能年入几十万元。所以越干越泄气。”刘济华笑称。
刘济华回乡后,结合自己在大城市做直播运营的经验,创立了一支直播小团队,决心打造“沉香老刘”网络IP。每天,他和团队都会雷打不动开展数小时直播,为合利村沉香产品代言。有时候,他还把直播间搬到自家沉香林前,身后沉香林随风摇曳,主打“厂家源头”“货真价实”。
近年来,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相关部门推出诸多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技能培训、创业孵化等,为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今,刘济华团队在某直播平台的“奇楠沉香馆”,累计销售额超过4万件。其中,热卖榜公开数据显示,该店TOP10单品销售额累计近300万元。
在谢培君眼里,刘济华是合利村难得的直播人才。他与刘济华团队合作做了多场直播。今年5月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谢培君专门强调,“大家所拍的产品,经过村委严选后发货。源头价格,希望多多支持。”
谢培君介绍,这两年来,依托直播电商平台的沉香制品销售额一路走高。与此同时,市场上的沉香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沉香茶叶、沉香精油、沉香肥皂、沉香香水等诸多创新品类,把沉香的路子越拓越宽。
在他的规划里,这样带有更多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产品,是未来合利村的发展方向之一。
2023年,谢培君和村委班子争取到多笔帮扶资金,推进建设电白沉香原材料合利交易中心大楼。次年,合利村强村富民公司正式揭牌,该公司由合利村经济联合社全资控股,力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自己富不是本事,一起富才是真能人。”从带动村民种沉香,到发展沉香加工业、直播电商,再到建大楼、办公司……“兵支书”谢培君的计划很大,想法很多,干劲很足。他就像这片沉香山林的“统帅”,牢牢抓住沉香这棵“致富树”,发展产业、留住人才,沉着推进“强村富民”。
谢培君的实践正是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大力推动“兵支书”培育工程、引导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的生动缩影。
他不仅带动合利村致富,还积极参与全省“兵支书”经验交流,将沉香产业模式推广至更多乡村。
2024年,谢培君参加了由茂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退役军人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暨“兵支书”能力提升培训班。此次培训旨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市“兵支书”“兵委员”代表均参加了学习。
目前,广东全省共有20980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其中4615人当选“兵支书”。
王创表示,下一步,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还要继续实施退役军人村官培养工程,引导“兵支书”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群众共同富裕的领路人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