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目前有80%以上的村民从事盆景产业,盆景种植面积超万亩,年产量300万盆,年交易额超3亿元。”在有着“岭南盆景之乡”美誉的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村党委书记、退役军人姚标民介绍起瑞岭村近年来的蝶变之路时,眼神中满是自豪与欣慰。
坚守老兵初心,勇担党员使命。1999年,退役后在外地打拼多年的姚标民受村委邀请,回到家乡瑞岭村参与村务工作。2019年,姚标民被推选为村党委书记。自上任以来,姚标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村民修道路、装路灯、搞卫生,同时还积极强化班子建设,成立广州瑞岭盆景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数字农业直播节”“盆景艺术节”。“从村民最关心的身边事抓起”,是姚标民眼中治理乡村、建设乡村的“关键之钥”。
姚标民(左)指导村民种植盆景
“刚上任的那些日子里,我带着党员干部到每家每户去走访,倾听村民的意见建议。村里的基础设施,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来完善,还修了20公里的机耕路。都说‘路通财通’,随着道路修好,汽车可以直接开到田头,村民们感受到了便利,也慢慢认可这个班子,才能进一步带动大家发展盆景产业。”姚标民回忆道。
在姚标民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里,瑞岭村实现了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盆景苗木种植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自2020年以来,瑞岭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瑞岭村实现从“后进村”向“示范村”跃升的同时,也为打造乡村振兴“广州范式”作出积极贡献。
产业兴、民心聚、村庄美、村民富。在南粤大地的广袤山海间,老兵永葆党员底色,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的故事,正到处上演。
“原来那里是荒山野岭,都没有路可以走,我们来了以后才开了一条路进来的。”在位于湛江市雷州市覃斗镇后洪村的画景工业园内,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刘定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党员。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肩上的责任没有减轻。”
1982年,刘定在退役之后选择返回家乡湛江,瞄准湛江作为海洋大市的优势,在水产养殖之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从海边一家小型种苗场起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刘定,在水产养殖、饲料生产、饮料加工等多方面齐头并进,他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近8亿元的海洋养殖农业龙头企业,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超300个就业岗位。
刘定(右)在深远海养殖平台了解养殖情况
多年来,刘定积极响应“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为家乡建桥、修路、办学等捐资超2000万元。在家乡覃斗镇英彩村,刘定出资超130万元铺设道路,帮助村民及时将采摘下来的蔬果运输出去售卖;在覃斗镇后洪村,刘定赞助超70万元用于修缮小学,为学生们添置桌椅等设施;在覃斗镇流沙村,刘定不仅无条件地给村民传授养殖技术,还借出700多万元,帮助村民依靠养殖孵化增收致富。
“很多想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村民,我们会从水产种苗、饲料、技术上给予支持,让他们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所长,投身乡村经济建设。”在刘定看来,做这些事情,都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应有的责任感。“能够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荣幸。”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