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沙溪镇老班长工作室。一群卸甲不卸志的老兵汇聚于此,将军人的铁血丹心融入基层治理的脉络,让红色精神如燎原星火,在新时代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在红色宣讲的“讲台战场”上,老班长们化身最鲜活的历史诉说者。杨健永立于申明亭史迹馆,以铿锵语调勾勒“相宜商店”的隐秘传奇,让“茶楼筹粮”的紧张、“秘密营救”的惊险跃然眼前;罗定伟走进校园,以侦察兵的视角展开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壮阔画卷,“猫耳洞的月光”浸染着戍边艰辛,“捣毁敌营房弹药库”的惊险故事叩击着师生心灵,忠诚与担当的精神在讲述中传递;汤仕保俯身与孩童对话,用革命故事浇灌童心,带领孩子们站军姿、打军体拳,将坚韧与责任深植幼小心田;刘桂林则穿梭于村落之间,在党史村史的宣讲中凝聚力量,带动退休村民投身志愿服务。他们以“迎进来+走出去”的双轨模式,600余场宣讲如春风化雨,让5万余人触摸到历史滚烫的温度。
调解室里,没有硝烟却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战斗”时刻在上演。老班长们以战友情谊为纽带,将调解桌化作红色精神的传承课堂。面对因家庭问题满心委屈的罗叔,老班长们端坐如松,以“猫耳洞啃干粮”的共同记忆叩开心门。汤仕保谈及牺牲战友张昆玲烈士时,声音哽咽,字字泣血:“为了战友,为了国家,他把生命留在了战场……”这份赤诚让罗叔眼眶泛红。心结解开后,罗叔戴上军功章,主动踏上宣讲之路,让红色精神在传递中愈发耀眼。
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老班长工作室的旗帜猎猎作响。汤仕保作为先锋,扎根元亨里村,把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镌刻在乡土间。他搬来板凳,与村民围坐夜话,将“板凳议事会”变成民情收集站,让调解智慧与乡村规划交相辉映。面对宅基地纠纷这一“硬骨头”,他带领“老兵调解队”扛着测量仪丈量土地,翻阅泛黄档案寻找依据,请来村中长者共商良策。当汤叔与汤伯因祖屋修缮争执不下,汤仕保用七天时间化解坚冰,更别具匠心在相邻院落植下各色花草,让姹紫嫣红的芬芳交织缠绕,邻里情谊在绿意中悄然生长,让矛盾之地变身睦邻之所,为乡村振兴树起鲜活样板。
老班长工作室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红色精神传承的注脚。在这里,宣讲是火种的播撒,调解是信仰的浸润,乡村建设是精神的实践。老兵们以“听党指挥”为号角,将热血与忠诚谱写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激励着无数人在传承与奋斗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