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疗团队进军营开展口腔义诊。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深圳成功摘下“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是深圳自1997年参评,连续第8次获此殊荣。荣誉背后,是数不清的拥军细节:56家拥军医疗机构搭建起一张坚实的医疗保障网络;“拥军号”游轮航行于碧海蓝天下成流动的风景线;操作无人机翱翔天空的“兵教员”培训让退役军人找到新的职业方向……深圳正用创新与诚意,将军民鱼水情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城市温度。
一张医疗保障网
守护一群“最可爱的人”
“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在罗湖区人民医院,一场“生死时速”至今让医护人员记忆犹新。一名19岁士兵训练时溺水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医院多学科团队出动,从鬼门关抢回一条年轻的生命。该院急诊科主任王兰香介绍,自2021年签署军地医疗保障协议以来,该院累计为军人提供诊疗服务超6500人次,骨科、急诊、口腔科等科室成为官兵健康的坚实后盾。
医疗拥军不仅体现在急救一线,更在日常诊疗的温情服务中延续。在坪山平乐骨科医院里,因脑溢血瘫痪多年的退役军人黄某,经过一年免费针灸推拿治疗,已能颤巍巍站立行走。在深圳市退役军人医院里,“四免、四优、四专、四享”政策让老兵们直呼“看病像回家一样温馨”。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赵奶奶从西安慕名而来,治愈顽疾后逢人便夸:“深圳把军人当家人照顾!”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6家各类医疗机构与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兄弟城市的爱军医疗保障网络。
千万个拥军细节
融于城市生活肌理
走进龙华区龙汇路,双拥示范街的标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条千米长街不仅有双拥雕塑、双拥公交站台,还有50多家“拥军示范门店”,为现役、退役军人提供5折到9折不等的优惠,每周四甚至被定为“拥军优惠日”,让拥军之风吹进柴米油盐的日常。
秤子食堂(乡村湘味)的老板廖先军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坚持为战友提供8.5折餐食,更在寒冬为困难人群送上免费热汤。“优惠不重要,身份被认同才珍贵!”他的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
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在城市的交通动脉中同样流淌。光明城高铁站内,“军人依法优先”绿色通道与红星志愿服务岗构成暖心矩阵。作为全国首家高铁双拥示范站,它率先将全国范围内所有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纳入服务范围。春运期间,军地联动开通“无忧专车”,护送官兵及退役军人返乡。
当陆地上的尊崇优军服务如火如荼,海上的“双拥号”游轮已扬帆起航。其蓝白船体上印着“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等双拥标语,船舱内醒目位置贴有双拥元素标识。“现役军人及烈士遗属可免费乘船,退役军人最高可享半价优惠。”游轮所属公司董事长郑建国介绍,游轮于盐田出发,连线大鹏新区“双拥码头”,让广大市民尽览大鹏湾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深圳独特的双拥文化。据悉,“双拥号”的“一免两优”政策已惠及逾3000人次。
退役军人的职业转型始终是深圳双拥工作的重点课题。龙岗区瀚悦航空飞行营地内,无人机旋翼的嗡鸣声中,教员正在指导学员操作——他们中多数人曾手握钢枪,如今驾驭无人机翱翔蓝天。退役军人鞠金龙经过培训转型为教员,带领青少年探索科技奥秘,“这份工作让我找回使命感,有了新的人生方向!”鞠金龙表示,营地以“兵教员”培养为核心,推动退役军人在无人机科技教育、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座城的温度,藏在其对待英雄的细节里。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构建社会化拥军大格局,全市20个部门联合印发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在全国率先推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电子优待证”;培育了“拥军矩阵”“鹏城老兵App”“鹏军百宝箱”等一批响亮的拥军品牌……从医疗健康到生活服务,从扶困救助到就业赋能,深圳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生活的肌理之中,从细节处入手,让“军民同心”的暖流浸润鹏城每个角落。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