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字字面上理解,人们大都认为黄楚生出生于湖北,或者祖籍湖北。非也,黄楚生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
从行事风格来看,黄楚生思维敏捷、决策果断,言出必行、风风火火,颇有几分军队转业干部的气质。非也,黄楚生一天兵也没当过。
见到黄楚生,他刚刚康复出院,脸上略带倦容。但当话头一提到爱国拥军、支前服务,他很快进入兴奋状态:脸色变得红润,话匣子随即打开。
我们的采访开始了。
没有机会穿上军装,就扎扎实实为军人做点事
黄楚生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未能如愿。
这个军旅梦,萌发于家族爱国情怀的熏陶。离黄楚生老家不远的“七·二八”烈士纪念碑,镌刻着470名烈士的丰功伟绩。1969年7月28日,特大台风在汕头沿海登陆,台风中心登陆时汕头各地平均风力达到18级,抗灾抢险的数百名部队官兵壮烈牺牲。
黄楚生的家族里,黄氏族人保护周恩来莲花山突围壮举妇孺皆知、引以为傲。1927年10月3日,身患疟疾、发着高烧的前委书记周恩来同志在流沙天主教堂主持召开起义军领导人紧急决策会议,突然接到敌军袭击的情报,随即朝海陆丰方向转移,接近钟潭村莲花山时,遭到敌军截击包围。危难关头,进步人士黄伟卿组织黄氏族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周恩来和叶挺、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突出重围,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黄氏家族也英雄辈出,对黄楚生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这位中国核潜艇事业奠基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因工作需要,隐藏真实身份,整整30年没回过家,就连父亲去世,也没能回去看上一眼,兄弟姐妹们也都骂他“忘恩负义”,族人骂他“不孝”。直到1987年,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问世,黄旭华的事迹才被“解密”。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黄楚生被这种终身报国无怨无悔的精神品格深深打动。他将黄旭华定位为自己的精神标高,并立下誓言:“没有机会穿上军装,就扎扎实实为军人做点事!”
那一年,黄楚生14岁。
每组织一次拥军活动,就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黄楚生最终走上创业之路,也缘于他的拥军情怀。
1973年出生的黄楚生,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而成长。在重大工程、自然灾害现场,黄楚生一次次被军人们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这期间,他有幸作为群众代表到部队慰问,但这离他心中爱国拥军的远大理想相距甚远。
要想为军人做点事,必须有雄厚财力作支撑!2004年,31岁的黄楚生走上创业之路。
这一年,黄楚生组建成立东楚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专门承接建筑施工工程。2009年,广东东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黄楚生任董事长。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为一家集工程施工建设总承包、建材实业、房地产开发、装配式建筑与建筑环保科技、医养结合式养老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建设产业综合性民营企业。在集团成立大会上,黄楚生动情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军人牺牲奉献换来的长久和平,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创业环境和企业发展。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回报社会!”
这成为黄楚生的口头禅,也被凝练成集团公司的核心文化:不忘初心、感恩奋进、一路善行。
集团公司下属的汕头市龙湖区粤康颐养中心,自2020年6月运营以来,累计为17名军队老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养老和医疗服务。中心还制订爱国拥军医疗资源专项帮扶方案,设置军人专用窗口,并安排100万元医疗资金用于帮扶困难军人特大疾病救助等。
集团公司优先安排100多名退役军人、军属就业。对优秀退役军人专门制定成长路线图,助力他们锻炼成长。目前,梅基贤、郑贵文2名退役军人成长为公司高管。已升任集团子公司、康颐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郑贵文说:“黄会长既是贵人,又是导师,在东泓集团工作,真的很幸福。”
儿子黄锦泓开创集团能源和AI产业时,黄楚生的要求只有一条: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军人的牺牲奉献都是值得敬佩的,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为军人、退役军人多做点事情。黄锦泓便主动提出,可以通过集团下属公司东泓万程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支持,对退役军人优先录用、租金减半、优先派单。半年来,已经有20多名退役军人通过平台拥有了稳定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东泓集团在扶贫帮困、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爱国拥军等领域捐款捐物累计超2.6亿元,其中在拥军事业上捐赠约1400万元。
真情拥军不求回报,社会各界却回报更丰。东泓集团重合同守信用,严把施工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接踵而至,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企业员工通过拥军活动激发动力、提升格局,强化了忠诚度和奉献精神,助推企业发展。
“在爱国拥军中吸取营养,推动拥军与企业发展双赢。”黄楚生说。
能为部队战斗力减轻一丝负担,再大的辛苦也值得
人民群众看到的是部队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官兵不计得失、不怕牺牲,并由衷地拥护爱戴,但支撑起这些的是官兵的无私奉献以及亲人的艰辛付出。
频繁的拥军走访慰问,黄楚生与部队领导机关交流更加深入,在基层官兵中的朋友越来越多,对部队官兵的所需所盼,黄楚生时刻牵挂着:
由于部队驻地偏僻,演练任务重,长期封闭式管理,与社会接触少,青年官兵婚恋难题很让各级领导揪心;
有的部队营区老旧,路面坑洼不平,水、电、气设施老化,影响官兵生活;
有的部队奉命移防,新建营区设施一时难以配套,尤其是训练场地不足制约战斗力生成;
有的退役老兵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生活困难,现役军人家属就业、子女随迁入学、退役军人就业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
……
对于这些,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级,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尤其进入新时代,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为标志,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优抚措施越来越好、崇军拥军氛围越来越浓厚,许多困扰部队官兵工作生活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但是,部队官兵是个流动的集体,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旧的困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光靠政府解决也力不从心。
“政府的人力财力是有限的,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必须联合更多的爱心企业家加入拥军事业,作为政府双拥工作的有益补充!”
2021年4月,在黄楚生的多方联络下,汕头市关爱退役军人促进会正式成立。
2022年1月,汕头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换届,黄楚生当选为会长。同月,黄楚生当选为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
至此,黄楚生三个促进会的会长一肩挑。
黄楚生坚持“视使命如生命、视责任如泰山,握紧接力棒、跑好接力赛,奋力走好新时代汕头爱国拥军赶考路”的办会使命,走出了一条扎扎实实的爱国拥军路。
黄楚生个人捐赠千余万元用于爱国拥军各项事业。在他的带领下,汕头市两个促进会倾力担当拥军使命,设立专项资金,慰问演训部队,打造退役军人之家,为全市超过4000名退役军人或军属购买“惠民保”;协调50家企业签订“爱国拥军协议”,壮大拥军队伍,让社会团体拥军、企业拥军蔚然成风;协调组织促进会与驻汕部队建立共建关系,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活动,及时为驻岛部队官兵解难题办实事;关爱退役军人促进会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帮、扶、奖”,帮助特困退役军人、高龄退役军人和军烈属渡过生活难关……
3年多来,黄楚生的拥军足迹遍及驻汕部队座座营盘、海岛哨卡。
黄楚生还积极参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援疆援藏”计划,分批向驻新疆、西藏边防部队捐赠慰问物资达200余万元。
“只要能为部队战斗力减轻一丝负担,再大的辛苦也值得!”
汕头籍空军驻湘某部士官陈玉林,从军报国20年,表现突出,先后6次荣获优秀士官,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5次嘉奖。陈玉林的父母先后因癌症去世,家中因此背负了20余万元的债务。2015年陈玉林被确诊患慢性肾炎、肝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2018年,其妻哥又因脑梗去世,岳母、妻嫂及3名幼儿均由陈玉林供养。部队、政府均给予大力帮扶,解决了大量的问题。在他病情趋于稳定后,列入病退移交安置,因其家庭没有产权住房而无法顺利移交只能滞留部队,牵扯部队领导精力,只好向政府部门求援。
黄楚生得知情况后,主动承揽了这项任务。他召集促进会秘书处研究政策、商讨帮扶救助对策:“军人以命保家卫国,为国家、为部队奉献青春,今天身患重病需要帮扶,我们义不容辞。”
他从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中挤出15万元,帮助陈玉林家庭应急。号召爱心企业家捐款献爱心,帮助陈玉林购买了一套商品住房,小陈得以顺利移交。
这事尽管过去了好几年,每当回忆起部队、地方政府和促进会对自己的倾心帮扶,陈玉林都哽咽难言。
汕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冉勇刚告诉记者:汕头是兵员大市,也是驻军大市,各类优抚对象11万多人,黄会长领导的汕头市两个促进会倾心尽力做实事,他们工作起来有底气。
国防前哨阵地拥军支前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
汕头濒临南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地理位置特殊,造成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战略位置特殊,处于军事斗争准备前沿,被称为“国防前哨”。
黄楚生说:“拥军不能单单盯着日常生活保障,而要在支前服务上下功夫。”在龙光世纪海岸大厦29层的东泓集团办公区,记者走进宽敞的拥军支前指挥中心:集团各个关键点位现场景象在大屏幕上不停变换,一有紧急情况,这里就是黄楚生的指挥战位。
近几年,黄楚生在这里指挥了多场应急救援行动。
去年夏天,与汕头相邻的梅州市平远县遭遇罕见洪灾,山区多个村庄被淹,造成断水、断电、断路。东泓集团精选出多个抢险志愿服务分队奔赴灾区,克服重重困难,参与抢通保通行动,为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贡献。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东泓集团承担了潮南、金平、澄海、龙湖、濠江等城区主要干道的卡点任务,从卡点选址、人员配备、应急物资到围栏建设,都是当天任务当天到位。
……
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时无备,拥军支前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
东泓集团公司具有抢险救援、支前服务的优势,拥有强大专业技术员工人才队伍和工程车辆装备。在他的倡导下,集团组建了运输、装备维修、道路抢修、物资供应、心理辅导、小语种等12个共计378人参加的拥军支前志愿服务队,制订拥军志愿服务预案,定期组织训练演练,常态化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平时为驻地部队提供修缮道路、完善设施配套服务,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和应急救援,战时一声令下,成建制拉出去为部队提供支前保障。
据介绍,东泓集团的拥军支前志愿服务队,全年无休,准军事化管理,紧急情况30分钟必须完成集结,这是硬指标。仅此一项,每年仅装备保障、演训活动、人员补贴,集团就得补贴100余万元,还不包括人员集中训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2024年正月初一,黄楚生接到住建局领导的求援电话,要求派出服务队平整海岸场地。原来,市政府为了提升文旅生态环境,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大年初二晚上在海岸线组织燃放烟花活动,布置现场时发现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而此时施工队皆已放假,只好向黄楚生求援。
东泓集团启动应急机制,紧急召集人员出动,当天圆满完成任务。局领导评价:“东泓集团的拥军支前志愿服务队,不是军人,却有军人的精气神!”无私的品格、惊人的业绩。黄楚生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2023年8月,黄楚生被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授予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称号。
2024年8月,黄楚生当选为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
爱国拥军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义务,必须把这个接力棒传下去
职位与使命相伴,责任与义务随行。
身兼数职的黄楚生更忙了,忙得像只停不下来的陀螺。
时间不够用,是黄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一边是集团公司发展,一边是拥军支前事业,一边是家庭需要经营。利弊权衡,黄楚生只好将集团公司大部分业务交与妻子许旋珑管理。好在妻子能干,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家庭也经营得温馨和睦,还积极参与黄楚生的拥军行动,2024年底,许旋珑被评为“广东好人”。
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在夫妻的感召下,他的孩子和女婿都纷纷加入拥军和慈善事业。
这几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东泓集团也面临着经营压力,但只要是拥军支前需要,黄楚生绝不含糊。
2025年1月9日,黄楚生代表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到烈士曾杰家中慰问,得知烈士妻子严慧婷尚无稳定职业,还要抚养6岁的女儿,当即承诺,承担烈士子女未来除政策免除部分以外的全部教育费用,并为严慧婷就近安排工作。暖心的举动,让烈士家属泪眼婆娑,现场温情满满。
汕头警备区原司令员谢豪生评价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黄楚生笃定拥军支前事业,初心不改、标准不降,不容易、不简单、了不起!”
2025年2月6日,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噩耗传来,正在住院治疗的黄楚生悲痛万分。回想起不久前,黄楚生前去探望病重的黄老,此时的黄老已经不能语言交流,但听了黄楚生简单的汇报后,仍然强打精神点了点头,给予了高度赞许。想到此,黄楚生不由热泪盈眶。
猛然,黄楚生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超出实际年龄的苍老,一种紧迫感从心底升起。他安排专人赴武汉给黄老送行,随即给促进会秘书长黄燕贤布置新任务:尽快对接联系共青团市委下属的青年企业协会,将退役老兵培训中的爱国拥军、支前保障培训板块移植到青年企业家培训计划中,把爱国拥军的接力棒传下去。
目前,这项计划正在积极推进中。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