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报道:兵心戎耀!广州黄埔龙湖街发挥“五种力量”“擦亮退役军人本色

时间:2024-12-09 10:45 来源:中国报道
【字体 :

  “黄埔戎光,凤凰湖畔,红马甲换下绿军装,龙湖儿女,再续辉煌!”一首正在创作的“龙湖儿女”在龙湖街道传唱。

  何为“龙湖儿女”?黄埔区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姚锦全给出答案——是龙湖街道12万人民群众的精神符号,代表了一种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生活态度;是一面思想政治旗帜,把近1000位退役军人团结起来、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践行新时代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作用的具体体现。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正是来自街道党工委的坚实举措和服务站的砥砺前行,令尊崇感化作红棉老兵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力前行的责任感。正因如此,红棉老兵们用实际行动让军人品质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彩,在“龙湖儿女”阔步前行中旗帜飘扬。

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退役军人姚锦全带领群众展示太极拳风采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力量

  “龙湖儿女”的点与面

  “成功了,成功了!”金秋九月,伴随着成功挑战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参与人数最多的太极扇展演活动纪录”的消息传来,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退役军人沈建设、高秀丽、何灼洪、肖金寿的微信群都沸腾起来了。作为太极拳义务辅导员,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态符号扬帆出海,他们过去一年多的无私付出得到了回报。

  在龙湖街,退役军人除了在太极拳群众运动中成为骨干力量,还带头开展了爱国主义宣讲、义诊义剪、关爱一老一小、应急救援等各类志愿服务。老兵用一言一行感染人心、凝聚人气、汇聚人力,成为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新动力。他们被亲切地称为“龙湖儿女·红棉老兵”。

  刚推广太极拳运动时,教练少是第一难题。退役军人沈建设率先站出来,快速组建了社区太极队。不约而同的是,其他村、社区积极发掘退役军人教练。像大涵村的退役女兵教练高秀丽,全副身心投入到义务教练中,她的朋友都笑着吐槽她太难约出来玩。何棠下村的何灼洪、幸福誉社区的肖金寿等退役军人为代表的200多名教练,带领出3762名现场展演者,3.6万名居民太极爱好者……太极拳在龙湖街从“遇冷”到“爆火”、从小众运动变成全民热潮,背后离不开退役军人们的无私付出和默默奉献。“能为社区、邻里街坊做点事,我很开心。”沈建设说。

  全力推动像沈建设、高秀丽等一群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的退役军人,在书法、象棋、龙舟、篮球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展演赛事,在常态化公益活动中展现退役军人力量,不仅增进了街坊邻里融洽氛围,也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

  “龙湖儿女”的谋与动

  群雁齐飞,还需头雁领航。

  姚锦全,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21年任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时,他面对处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起步区的龙湖街道,存在城乡融合,基层治理等方面难度大、任务重。通过深入调研,找到了适合龙湖街道基层实际的有效治理途径——发挥退役军人的引领作用,打造“龙湖儿女”品牌,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既让8万户籍人口找到获得感,也让6.4万非户籍人口找到归属感。

  如何虚功实做?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2022年正式注册成立。龙湖街公共服务办主任、退役军人杨琳直接指导和管理促进会。他介绍,通过实体化运营,打造了一个以全局、包容、凝聚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团队孵化器,发展龙湖街热爱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加入,推动社会治理升级转型。一方面,促进会具备法人资质,可独立承接大型活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另一方面,孵化社会组织,通过经纪人(社区专职)对口帮扶、骨干力量梯次培训、挖掘筛选组织头雁,推进自主运营。

  在名副其实的“龙湖儿女”品牌引领下,街道党组织不再大包大揽,承担和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所有问题,而是通过“龙湖儿女”搭建平台,定期开展活动,回应社会关切,走好群众路线,提升基层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

  经过两年的专业培育,龙湖儿女志愿服务总队组建并发展出14支志愿服务队伍,包括红棉老兵、守护平安、玉兰书香、绿根守护、龙湖先生志愿服务队等。目前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843人,开展服务1066场次。“龙湖U行动”项目还获评广东省民政厅2023年社区社会组织十大优秀典型案例之一。

  “公益活动很多、更大型、很丰富。”退役军人、跑团创始人之一的廖智华正是被“龙湖儿女”吸引进来的社会组织骨干。跑团2021年成立至今已壮大到272人。他们渴望加入大组织,获得更多参与公益的机会。在龙湖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幸福悦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华琦的推荐下,跑团加入“龙湖儿女”,并在广州黄埔马拉松赛中成为维护赛道秩序、保障选手安全的骨干力量。像廖智华这样的热心老兵,在龙湖街的大街小巷比比皆是。他们自发带领团队伙伴,积极发挥自身功能优势,同时加入居民议事、垃圾分类、交通劝导、义务献血等志愿活动中,成为共商区域发展、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多元治理”重要力量。

  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可靠力量

  “龙湖儿女”的破与立

  也有人发出疑问,“龙湖儿女”会不会随着领导的变动而转变呢?对此,姚锦全的回答是NO。他不担心的自信源自,扎根于居民群众内心的凝聚力,以及在党组织领导下,团结带领群众的核心价值。更让他倍感欣慰且充满期待的是,退役军人发挥了先锋引领作用。“退役军人守纪律、听指挥、跟党走,肯吃苦、敢担当、有作为,排头兵的模范和引领作用十分突出。”

  这群“排头兵”中,就有23名村、社区“兵支书”。何棠下村监委委员、红旗社支部书记何杰华是其代表。他曾是最美逆行者,冲入火场背出瘫痪独居老人,不仅送医救治、垫付费用、陪护照料,到最后老人离世,还帮忙料理后事。有人说何杰华放着外面风生水起的生意不做,回村做村干部“很傻”。他却说,家乡发展需要年轻人,老兵就要带头回来。他的妻子叮嘱他回乡就不能贪图名利,要做就做无愧于乡亲的好“村官”。何杰华不仅做到了,还自发组建村级老兵志愿队,开展敬老护苗和困难帮扶活动,带头参加应急救援大比武、龙舟赛、篮球赛,为村争光。

  退役军人林共和、王建国,在文明实践中也当好了“排头兵”。看到社区氛围不活跃,文艺兵林共和带头成立幸福悦艺术团,管乐爱好者王建国也着手挖掘社区乐器爱好者加入,积极开展社区义演活动,活跃文化氛围。在他们的带领下,文艺团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130多人,并演变出了合唱、舞蹈、管乐、走秀等17个分支队伍。每逢节日庆典,社区艺术团自发组织的文艺汇演精彩纷呈,吸引众多居民观看。作为老党员,二人还带领党员志愿者,在周末开展入户宣传,参与社区议事、共商居民关切,调和邻里矛盾,增进居民交流。社区党群氛围日益融洽,文明之风吹进各家各户。

  支持应急应战的精锐力量

  “龙湖儿女”的软与硬

  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退役军人更突显了素质能力。走进新龙消防救援站,一面挂满锦旗的4米高墙,见证了31名救援队员的英勇无畏。这群平均年龄仅27岁队员中,退役军人占比70%。救援队队长、红棉老兵李更志2015年入职以来,累计参与灭火救援行动2500余次,成功指挥抢救疏散被困人员865余人,挽回财产价值高达690余万元。在他和队员们的守护下,2020年后辖区再无火灾亡人事故发生,火灾数量逐年下降。尽管“每天像是打仗一样”执行任务、训练学习,他们还是想方设法抽空进行消防公益宣讲。“我们每周至少要外出走进群众中宣讲3次,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一次宣讲就可以减少一次隐患,很有必要。”仅李更志就深入社区开展“敲门入户”消防宣传活动累计达4960余次,获评三等功勋章、总队优秀政府专职消防指挥员称号等诸多荣誉和表彰。

  在街道,“龙湖儿女·红棉老兵”应急救援突击队也充分发挥着应急救援先锋作用。“在今年5月汛期中,突击队冲锋在前,经过2个小时的救援,成功配合转移工地被困工人两三百名,效率非常高。”龙湖街道办经济发展(应急)办公室主任、退役军人周向红介绍。救援队长、退役军人文彪深知“功夫在日常”的道理。他带领队员进行半军事化半专业化训练,做到每周1次体能训练,每月1次小型演练,每季度1次大型比武。在文彪的带领下,突击队累计服务时长超万小时,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2023年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红棉老兵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中,两个项目获得第一名,同时获团体奖第二名。

  在社区,还有应急救援方面的行家里手。比如,在世界500强公司任职之余,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宣讲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退役军人肖荣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累计服务超万人次。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龙湖儿女”的实与干

  依托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影响力,龙湖街道不断促进“龙湖儿女”品牌效应转化,培育有需求、有成效、有生命力的志愿服务,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引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持续讲好“红棉老兵”故事。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老兵也在各自行业发光发热。军创企业家、爱心人士邓添运,开设两家口腔门诊,为退役军人的诊疗提供优惠,义务普及护牙知识,今年梅州洪涝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捐赠1500多箱赈灾物资支援灾情最严重的平远县;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黄梓健创立宠物粮食电商公司,克服重重困难7年打造出年营业额超6000万元的品牌店,为130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开办老班长农场的冯惠林,退役后在迳下村开启13年柠檬种植之路,无偿传授农户种植技术、带动20户村民种植,经常到村老人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植树活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兵哥披萨”店创始人刘振兴、刘潇翔“上阵父子兵”,带头创业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龙湖儿女·红棉老兵”闪亮的身影层出不穷,他们在新的战场奋斗拼搏出新的荣光。

  考题与答题的背后

  “龙湖儿女”的动力之源是什么?

  广东正在推动退役军人实施“五项工程”、发挥“五种力量”作用。无论是“村官”培养、军创品牌,还是平安建设,拥军支前,文明实践,在龙湖街基层实践中案例很多,作用凸显,成为“五种力量”的生动写照。那么,龙湖街退役军人成为“五种力量”的动力源于哪里?

  源于思想引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姚锦全非常注重组织、动员、教育、激励退役军人,并身体力行做表率。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退役军人脱颖而出,街道班子14人有8位是退役军人,中层干部2/3以上是红棉老兵。在姚锦全的带领下,领导干部们常常上街参与交通整治劝导;深入企业宣讲安全生产;走进独居困难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坚持带头无偿献血……他们都说,不管身份如何转变,他们永远是一个兵,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今年前9个月,龙湖街累计开展老兵宣讲活动30多场,宣传报道103篇,挖掘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几十个,带动退役军人近千人。这说明思政工作“不虚”而且“有力”,能让老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源于服务保障。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之前,参战老兵的历史遗留问题多。服务站如何根据街道实际,老兵实际,在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走不一样的路?杨华琦介绍了街道“专项举措”:街道党工委专门研究出台工作方法,涵盖走访慰问、荣誉激励、帮扶援助措施,明确了资金标准。对于患重大疾病的、离世的、立功受奖的,我们按照方案执行,不用每次单独申请,工作人员操作有规范,领导审批也有依据,才能形成常态化服务保障工作机制。“今年在开展一次专题党日、一次联谊座谈、一次走访慰问、一次就业创业指导、为退役军人办一件实事‘五个一’关爱活动方面,我们已经支出了30多万,可见制度保障能带来高效服务。”龙湖街武装部部长、退役军人卢希斌说。

  源于平台支撑。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老班长们本来就是金子。我们搭建平台,组建队伍,是为了让他们的光聚拢在一起,让他们交流更加紧密,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杨华琦说。以老班长工作室为中心点,龙湖街孵化建立6个老班长工作驿站,提供思想交流、法律指引、心理咨询、宣讲政策,巩固党长期执政基层根基;建立退役军人宣讲人才库,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思政教育和军事训练等服务活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依托广州商学院建立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点,成立国旗护卫队、军训教官队、征兵形象代言人等多支爱国拥军支前队伍;成立覆盖村、社区的应急救援突击队、老兵最小应急单元突击队,支持应急应战;深化“龙湖儿女·红棉老兵”品牌建设,建立健全组织动员、服务供给、队伍建设、阵地布局、文化氛围、支持保障六位一体工作体系,现已吸纳注册志愿者186人,服务时长16.7万多小时,服务群众超12万人,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力量。

  用卢希斌的话说,我们要做好服务保障,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团结带领他们,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龙湖儿女”队伍前行。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