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来临之际,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局机关及直属各单位的退役军人赴惠东县开展“学习新知识、考察新产业、感受新变化、谋划新发展”调研活动,给干部职工中的退役军人送上一份特别的“八一”节日“礼物”。
体会日新月异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特种聚丙烯、改性塑料、电子级硫酸……”一一罗列在产业园的展厅。调研组一行第一站,便走进了市重点打造的“3+7”产业园区之一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一幅从石化产业延伸到现实生活的美丽画卷在眼前生动展现。宽敞笔直的市政道路两旁是已经完成场平工程的建设用地,工程车辆不时穿梭其间,为建设工地运送建设材料,各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园区的一幕幕,让大家为之叹服,更是真切体验到,惠州产业日新月异、制造业越来越强,惠州的身影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加凸显,作为退役军人工作的“一砖一瓦”,更应该尽己所能为惠州经济发展作贡献。
感受绿色生态的可降解塑料工艺
第二站走入的是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大厅内,一个巨大的显示屏,在一排电脑前,工作人员正守候在各自岗位上,监控着仪表盘上交替闪烁的指挥灯,计算机飞速运转处理着各种数据。侧方的展示台上,还摆放着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鞋垫、塑料瓶、衣服等可降解塑料制品。“这种生产加工的可降解塑料勺子、叉子、衣服的最大优点就是环保。它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有效解决塑料污染带来的治理问题。”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负责人这样介绍。参加人员认真听负责人讲解,并不时询问展示品的工艺流程。
参观雁湖东江红军出港纪念园
雁湖东江红军出港纪念园位于稔山镇老坑村雁湖村民小组革命老区,依山拓建,园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初建有雁湖革命史馆、将军纪念馆、东江红军出港纪念碑等。第三站,调研组一行便到达于此。跟随负责人的讲解,大家了解了雁湖村悠久厚重的革命历史,在纪念馆里观看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聆听了一段段振奋人心的革命故事,一次次感受到荡气回肠的革命精神,再次重温中国共产党在雁湖的革命斗争史。随后大家来到东江红军出港纪念碑前,庄严肃立,向革命先烈们默哀、献花,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与哀思。
走访稔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调研组一行第四站来到稔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详细了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架构及人员编制、服务功能、业务受理以及人才培养、典型选树、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围绕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创新发展、退役军人作用发挥等问题和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对服务站如何发挥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服务项目建言献策,不断提高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服务站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走进古韵与现代并重的范和村和芙蓉村
随后,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范和村和芙蓉村。跟着范和村负责人一起爬上“猪山”,站在山头上鸟瞰整个范和村,范和古村落就在村中间。走进范和古村落,村庄没有商业化气息,村中保留了“村中有围,围中有村”的建筑格局,古老的门框、门槛、门板、门环在一一述说历史的沧桑。与之相邻的芙蓉村,环境优美整洁干净,让人感受到田园风光,悠然乡居的惬意。通过实地参观,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乡村的变化和发展,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在推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给老百姓带来的富足和幸福。
“走出去”开阔视野,“学回来”提升能力
组织退役军人开展活动,既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要求,也是体现“尊崇、尊重”的具体举措。在建军96周年来临之际,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改变以往退役军人“八一”座谈交流方式,决定“走出去”看、“到外面”学,实现“走出去”开阔视野,“学回来”提升能力。与此同时,也时刻提醒广大干部职工中的退役军人,不忘军人本色、不丢优良传统、不减工作干劲。
参加活动的同志纷纷表示,作为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深感自豪也备受鼓舞,调研后深刻感受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定当立足岗位大胆创新,俯下身子真抓实干,以更加激昂的奋斗姿态投入到退役军人工作当中,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