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耿桦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
密密麻麻的彩色点位在地形图上闪动,几个年轻人在系统上来回切换,查看不同地区的情况。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机场飞行区跑道沉降情况,准确判断飞机跑道、周边建筑物以及基建设施是否产生形变,保证飞行安全。
“这是由我们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此前都是被国外所垄断。”罗耿桦骄傲地介绍起团队的招牌产品。
创业团队干出技术成果不易。光是把技术大咖请进门,就耗费罗耿桦很大力气。
2018年年底,他第四次来到香港理工大学,邀请此前已连续3次给出拒绝答案的丁教授。罗耿桦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头顶在空调房里吹得“冒白烟”,却热情不减,连比带划地诉说梦想和蓝图。
这次,他梦寐以求的合伙人终于加入了这支初创队伍。“四顾茅庐”,是罗耿桦的坚持。这种坚持曾作用在为了考上军校的日夜学习上,在野战部队550公里的拉练上,在转业进入公务员队伍时的稽查工作上。
“谋划蓝图”,则是罗耿桦的眼光。这种眼光让他在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布局,先后成功投资了两家企业,创办的企业也实现三轮融资。在罗耿桦看来,这一切,都离不开那段身着戎装日子的磨砺。
“信息本领”
“旧逻辑”也能开拓新事业
罗耿桦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套珍藏的黄铜色航天摆件。
商业航天,正是他创业的关键词。一方面,他投资了卫星制造企业与民营运载火箭制造商。同时,他还利用空天遥感技术创办了自己的商业数据分析公司。
“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收集好信息、利用好信息。”罗耿桦比喻,卫星是监测工具,火箭是将卫星运送上天的运载渠道。而最后一环,则是用好卫星收集来的数据,将其提炼成信息,再转化为对客户有价值的“情报”。
与信息打交道,是罗耿桦曾经的“老本行”。
罗耿桦在军校便学习过情报学课程,此后进入野战部队担任作训参谋。在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有限的阶段,他曾趴在桌上,每根手指间夹着一支不同颜色、不同笔头形状的铅笔,将整本图册的信息转移到一张由16张纸拼接而成的地图上。
从部队转业后,罗耿桦进入市场监管系统,负责知识产权领域的稽查工作。在深圳这座标记着“高科技”符号的城市,与科技企业打交道的罗耿桦嗅觉依旧灵敏。
“人工智能是未来。”2014年,罗耿桦辞去“铁饭碗”,开始了投资之旅。
5年后,嗅到产业发展新势头,他创办了商业数据分析公司:为客户提供信息增值、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例如搭建香港机场跑道沉降监测系统,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搭建特殊资产综合服务系统,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很快,公司业务便步入了正轨。企业第一笔订单便达上百万元,第一轮估值则为5000万元。
“无论是作训参谋,抑或是商业航天创业者,都离不开情报学的逻辑思维,这是受益终生的。”罗耿桦说。
“掏心见胆”
创业基地,从进驻到“玩转”
在罗耿桦办公室里,很难坐得安稳。
“罗总,他们到了。”一天里,员工多次敲门,内容大都相同——来客人了。客人的身份则有所不同:意向投资人、意向合作伙伴……
罗耿桦的公司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崭新的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其中5间办公室。基地内设置了不少推门即入的会议室。
这天下午,几名意向投资人坐在会议室里。罗耿桦和年轻的技术人员一起,拿出准备好的PPT,向他们讲起企业的创业故事,朝气蓬勃。
“人就相当于数据语言,类似于传感器。”罗耿桦又以“老本行”做起了比喻,“就像做数据模型,建立指标,印证对人的判断。”在他看来,足量的交流是合作基础。
作为科技企业创办人,罗耿桦跟科研人员的交流也格外多。在他的通讯录里,有20余位两院院士。“多顾茅庐”的事,他经历了不少。
“我们互为伯乐。”罗耿桦知道企业家对于科研工作者的意义——成果转化。在合作洽谈中,他也将重点落于此,“你们研发了‘配方’,我非常希望真正将它用起来。”
罗耿桦身上刻上了部队生活带给他的“掏心见胆”讲团结的深深印记。
尽管搬到基地时间不久,但他经常和其他老兵聊梦想、谈合作、克难题:隔壁分别是做机器人荷载和新材料的公司,针对他们的最新需求,双方达成了一些合作……
“退役军人”的共同身份,也让基地变得有些特别,添了几分军旅色彩。公共休息区摆放着的,并非柔软床铺,而是几张并排的上下铺行军床,橄榄绿的被子都叠成了豆腐块。
而善于社交的罗耿桦也正用军人特有的沟通方式,逐步打开局面,链接资源,助力基地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在基地建一个展区,吸引更多创业团队到来。可以做成一个陆海登岛训练基地的模样,分为各个优秀练兵项目……”
“感恩情怀”
为军人服务,带母校“上天”
尽管常常动员科研人员、投资人、合伙人,但对于罗耿桦而言,说服自己同样重要。
“所有都是未知数,一切都需要等待。”他说,创业是一点点向前摸索,前方的灯光一旦暗下来,就需要为自己“灌鸡汤”“打鸡血”。这条路上,一丝丝灯光都是扛下去的理由。
“没有情怀,是无法创业的。”罗耿桦的情怀,是对航天事业的,更是对这条路途上所有支持力量的。
当梦想一点点落地,“投桃报李”也成了可能。
2021年4月27日上午11时20分,晋西北高原上,随着一阵轰鸣,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一颗名为“航升一号HS-1”的智能卫星上,有一位特殊的“乘客”——汕头市金山中学的校徽。这是罗耿桦送给母校的生日礼物,该卫星由他所投资的卫星制造企业研发生产。
而面对伴随着自己一路成长的军营,以及为事业提供诸多支撑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罗耿桦选择用技术来道出这声感谢:近来,团队将不少精力放在研发退役军人数据服务平台,将针对全国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政务服务、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精准数据分析。
“创业是一种长跑,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它是没办法停下来的。”带着退役军人的本领与情怀,停不下来的罗耿桦一路向前。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