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南方+:铁血军人退伍不褪色 返乡创业勇闯“第二战场” | 双创大赛选手风采

时间:2021-08-13 14:56 来源:南方+客户端
【字体 :

  8月2日,“建行杯”广东省首届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初赛顺利举行,双创达人们同台竞技,掀起了一股农村双创的热潮。在这些农村双创弄潮儿中,退役军人的身影引人关注。据统计,参赛选手中,有26名退役军人,其中有12名进入到了半决赛阶段。

  曾经的部队英豪,如今正以新农人的身份,在人生新的战场上继续征战,他们以热血和豪情,在农村双创的热土上唱响铿锵绚丽的人生新篇章。

  作战指挥员和他的“三个一定”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在这么好舞台上宣传连南瑶族特色农业和文化。”对于闯入半决赛,来自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姜建兵说道。这位服役了22年的作战指挥员,从退伍后的第一天起,就坚定地选择去干农业。

姜建兵(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姜建兵(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第一,农业一定要保护好一方水土;第二,农业一定要带富一方群众;第三,农业一定要为社会提供安全、营养、美味的农产品。”这三个“一定”,既是姜建兵的从业准则,也是他选择农业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姜建兵在服役期间便和部队周边种菜的江西老乡认识,慢慢开始了解蔬菜产业,并清楚地意识到,安全、营养的农产品是一个很大的前瞻市场,为了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出去,姜建兵成立了瑶山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姜建兵在田间(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姜建兵在田间(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源于生态、高于生态,架起百里瑶山与都市的桥梁,以农业+文化+旅游+养生的模式把瑶族原生态渔稻共生农耕产业做大做强。”本次大赛,姜建兵携手“瑶山渔稻共飘鲜”项目成功进入半决赛,据悉,该项目通过技术培训+农耕体验活动+农产品销售,以“公司+农户”,“示范+带动”的模式,给农户提供稻田鱼培训与养殖技术服务,开发稻田鱼文化相关产业,让原生态鱼、米从瑶山田间走到都市餐桌。

  对于即将到来的半决赛,姜建兵表示,自己将继续专注于推广参赛项目和瑶族农耕文化。“只要肯努力,就会有回报。”姜建兵坚定地说。

  从优秀士兵到陈皮匠人

  “心情非常激动,通过参赛,我得以将思路重新整理,以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项目,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来自江门市新会区的退役军人何乐声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参赛体会。2001年入伍,2003年退役,尽管何乐声的军旅生涯并不长,但却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何乐声在药房视察(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何乐声在药房视察(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入伍前我曾经很迷茫,进入部队后,我成为了一名有纪律与执行力,有坚韧意志的军人,并荣获优秀士兵,褪去军装的我更有了创业的理想。”何乐声介绍,自己在退役后便开始接触中药材生意,进入行业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尽管新会陈皮品质优良,但市场的交易情况却不尽人意,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会人,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如果新会陈皮可以分级分类,又保证道地性地在市场上出售,那么新会陈皮的利润肯定更可观。”自2008年起,何乐声回到家乡专注新会陈皮产业发展。据了解,陈皮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为了保证陈皮加工的持续性,不受季节影响,何乐声及团队发明了陈皮切丝机,把陈皮分级分拣后,深加工成袋泡茶的半成品或者是代用茶,并开始生产小青柑茶,“问题天天有,但办法总比问题多。”

何乐声(左)带领客户参观工厂(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何乐声(左)带领客户参观工厂(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本次大赛,何乐声携手“金康宝新会陈皮智慧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项目成功闯入半决赛,据了解,该项目包括新会陈皮道地性可视化追溯系统开发、为大健康陈皮养生品提供高保真原材料及代工(中成药、膳食陈皮、养生茶、陈皮金融)、陈皮行业新农人培训、企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制定等内容,“实现打通三产,让农人不愁卖,客户不愁买,”何乐声介绍。

  何乐声表示,近年来不少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政策陆续推出,让退役军人创业有了组织可依靠,他希望能通过本次大赛让更多人认识项目,为项目计划取得融资,促进项目的完全落地。

  半决赛阶段对自己有何期待?何乐声说,“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我将继续保持部队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做到以点带面带动乡村振兴。”

  来自部队的90后潜力股

  “非常荣幸首次参赛便能进入半决赛,我将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来自梅州市蕉岭县的刘威说。作为本次参赛的唯一一名90后退役军人,刘威以“潜力股”来定义自己。

  刘威告诉记者,自己于2008年入伍,义务兵服役两年,从新兵入伍到第一次做通讯员、军械员、给养员,并几次参与部队重要行动,服役的这段日子精彩并充满意义,在部队磨练出的信心、耐心与恒心,更成为支持他创业的重要动力。

  “我觉得创业是一种人生态度。”刘威自2015年起回乡开始创业,于2017年成立蕉岭县太乙崇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农产品生产种植销售加工的综合性、专业化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更多农户参与就业,他也体会到了创业的乐趣,“创业最大的乐趣就是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正改善许多人的生活。”

90后退役军人刘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90后退役军人刘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本次大赛,刘威携手“太乙崇光农业科技”项目闯入半决赛,据了解,该项目属于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创业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与农产品、生鲜配送服务,涵盖了从种植到配送的多个产业环节,通过网络系统化运营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有效开拓市场,为城乡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世界那么大,我们要努力找寻自己的立足之地。”对于即将到来的半决赛,刘威表示,虽然自己创业时间不长,还是“不会飞的菜鸟”,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一定是最具影响力的潜力股。“乡村振兴,砥砺前行,加油!”刘威给自己打气。

  从汽车兵修炼成“龟专家”

  “非常高兴项目能进入半决赛。”来自茂名市电白区的杨火廖在1989年高中毕业后便选择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中国解放军汽车兵,1992年光荣退役。3年的军旅生涯让杨火廖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充满理想的有志青年。

  “中国淡水龟之乡”茂名市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淡水龟的生长和繁育,淡水龟养殖品种齐全,是全国龟类特别是石金钱龟等淡水龟族群养殖主产区,退役后的杨火廖看到了家乡龟产业的未来,全身心扑到养龟的事业中,潜心研究龟鳖养殖及繁育技术。

杨火廖抱着自己的乌龟(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杨火廖抱着自己的乌龟(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1994年,杨火廖创建了茂名市电白区星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从最初三只总价7500元的金钱龟,到几十只甚至上百只,杨火廖不仅自己养龟,更通过自己的知识帮助了不少养龟人解决了养殖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为当地的龟养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经过20余年的努力,杨火廖和他的乌龟已经成为了家乡一张亮丽的名片。

  本次大赛,杨火廖携手“中国淡水龟之乡--星火龟谷”闯入大赛半决赛,据了解,该项目以创办粤西最大“广东龟鳖产业文化创业基地”为目标,通过提升龟产品的精深加工、打造龟主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就业困难人群无偿提供就业培训等举措,建成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特色产品生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休闲旅游观光等作用于一体的示范园。

  对于即将到来的半决赛,杨火廖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参赛学习更多创业知识,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建行杯”广东省首届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半决赛将于8月17-18日正式打响,身为退伍军人的参赛选手们,将会在舞台上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彩表现?敬请期待。

  (记者/陈地杰)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