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南方+:脱下橄榄绿,守护一片青!普宁退伍老兵常年义务守护家乡珍贵古木

时间:2021-08-08 11:21 来源:南方+客户端
【字体 :

  “八一”建军节前,普宁退伍军人邱海通与揭东乡村教师刘窕敏,从普宁市南溪镇登峰村驱车40公里,将他们培育的两棵“五福柿”树苗送到了揭西县京溪园镇马头岭林场百岁老党员汪贤群家里。

两棵“五福柿”树苗被移植到“双百寿星”汪贤群夫妇家。

两棵“五福柿”树苗被移植到“双百寿星”汪贤群夫妇家。

  “‘五福柿’送上门,祝您五福临门,事事顺利!”邱海通笑着对汪贤群夫妇说道。

邱海通与“五福柿”树。

邱海通与“五福柿”树。

  40多年前,邱海通怀揣报国梦想,随大部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作战,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与民族的尊严。如今已64岁的他,以热忱的乡土情怀,用扛过钢枪的双手,常年义务守护着家乡一株有300年历史的珍贵名古树与100多株古树种苗,展现了爱国爱乡、默默奉献的军人本色。

  坚持

  让珍贵古树成功繁衍

  建军节前,揭阳当地志愿者团体专程看望独居的邱海通,进行慰问。“我听说了邱海通的故事后,很敬佩他的家国情怀,这次特意来向他致以节日问候。”揭阳市揭详慈善事务服务中心法人代表施坚锐说。

志愿团体慰问邱海通。

志愿团体慰问邱海通。

  邱海通是普宁市南溪镇登峰村人,1977年,年轻的他从家乡踏上参军报国的征途,在解放军驻四川某部服役。入伍后,邱海通成长为一名军事技术过硬的炮兵,负责侦察测量,并在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同战友们一道打出了军威、国威。1981年,他光荣退伍,回到登峰村。

  登峰村飞凤山上有一座南岩古寺,是普宁重要文化古迹和旅游风景区,“南岩远眺”更是被誉为普宁古八景之一。古寺内有很多文物,还有一个“活着的文物”:一株“五福柿”古树。当地传说该树是清代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由广东提督学政惠士奇所种植,至今刚好300年。由于其果实形似有多个凸起的柿子,故被当地人称为“五福柿”。

据称“五福柿”树龄为300周岁。

据称“五福柿”树龄为300周岁。

  “五福柿”承载着延续千年的南岩文化,寄托着登峰村村民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望,在村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然而,村民们有一个犯愁的难题:“五福柿”古树虽然年年都挂果,可地上就是没有见到长出新苗。村民们知道古树终有枯死的一天,更担心古树如果“绝嗣”,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也将失传。

“五福柿”果实到中秋节前后会成熟变为金黄色。

  从小就在“五福柿”树下嬉戏的邱海通对古树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五福柿”种苗!

  邱海通以催芽、嫁接、插枝等传统做法进行育苗,可惜均以失败收场。

“五福柿”幼果。

“五福柿”幼果。

  事情在2013年有了转机。

  2008年,揭东区的一位乡村教师刘窕敏从其大学生物老师那里获知了“五福柿”的故事,专程来到南溪镇见到了古树,并找到了邱海通了解育种经验教训。经过多年努力,刘窕敏终于培育出“五福柿”种苗。

乡村教师刘窕敏与邱海通在“五福柿”树下查看果实情况。

乡村教师刘窕敏与邱海通在“五福柿”树下查看果实情况。

  为何古树的繁育如此困难呢?记者将“五福柿”的相关照片发给有关植物专家与普宁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经咨询后得知,“五福柿”学名应为白桂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三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白桂木在自然群落中处于劣势的伴生地位,对生态空间的占据能力小,且由于白桂木个体数量少,近交、自交严重,雄、雌花序的分布不利于授粉等,造成单果结种率低,种子质量差,果皮含有的抑制物质更加剧了自然状态下种子的低发芽率。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其种群的幼苗数量,正是保护和恢复白桂木资源的主要手段。

  坚守

  8年来义务照顾公益林

  育苗成功后,南岩古寺就近向登峰村租了2亩地,供刘窕敏栽种“五福柿”种苗,并定位为公益林。刘窕敏喜中掺忧:自己要教书,从家里到公益林一个来回就要30多公里,不可能常来;公益林还需要专人管理,也没有经费雇用他人。

邱海通已义务照料树苗长达8年。

邱海通已义务照料树苗长达8年。

  这时,邱海通主动提出愿意义务负责栽种、管理、看护这片“五福柿”种苗地:“古树看着我长大,我从小对它非常有感情,会把‘五福柿’种苗当成子女一样养护好。”

园圃的生态环境极好,一株天然灵芝在树苗下长出。

园圃的生态环境极好,一株天然灵芝在树苗下长出。

  从此,邱海通把军人的奉献精神,倾注到每一棵承载着乡亲们厚望的名古树种苗上。从2013年2月起,邱海通每天带上锄头、畚箕、镰刀和饮用水,到林地除草翻土。等土地平整后,他运用在部队当炮兵学到的测量技能,把这块面积2亩的不规则土地变成十一垅规整的林圃,共栽上108棵“五福柿”种苗。种苗像穿着绿军装的士兵,排成整齐的11个方阵,每天接受着邱海通的检阅。

在邱海通照顾下,一棵被台风摧毁的树苗重新抽出新枝。

在邱海通照顾下,一棵被台风摧毁的树苗重新抽出新枝。

  八年来,有多次小台风和暴风雨来袭,邱海通都及时赶到种苗园疏通排水沟,将被风雨压倒的树苗扶正压实。邱海通每月都有一半时间花在这里,无数次经受烈日暴晒、风吹雨打和蚊虫叮咬。为了看护种苗,他这些年总共少赚了十多万元工钱,还倒贴了不少钱买农药、肥料和农具,自己在简陋的老屋过着粗茶淡饭的独居生活。

树苗如今也已挂果。

  目前,这片“五福柿”种苗已长得有5米多高,主干有碗口粗,已先后挂果。

  李统厚将军有一次回到普宁家乡,到林园参观,他称赞邱海通:“你永远是一个奉献的老兵。”

  (记者/林捷勇 唐楚生 通讯员/林春晓 视频/林捷勇)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