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江门开平:举行周文雍陈铁军烈士就义97周年公祭仪式

时间:2025-02-07 19:11 来源: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体 :

  2月6日,江门开平市在开平百合镇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烈士就义97周年纪念活动,缅怀革命烈士不朽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约90名各界代表共同参与这场红色记忆的传承。

  上午9时30分,庄严的国歌声在烈士陵园响起,全体人员整齐列队烈士纪念碑前,怀着崇敬的心情,肃立、默哀、三鞠躬、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随后,全体人员有序绕碑瞻仰。

  周文雍陈铁军民兵连副连长谭学明:“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作为周文雍陈铁军民兵连,作为传承我们更加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要时刻以军人为标准。”

  大学生代表叶家城:“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更好的发展自己,不要辜负这些革命先辈的牺牲,我们也要继承这些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让中国更好。”

  【缅怀英烈】周文雍、陈铁军夫妇:革命爱情在战火中永生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女共产党员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周文雍和陈铁军临刑前的留影

  周文雍,广东开平人,1905年8月生,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

  陈铁军,原名陈燮军,广东佛山人,生于1904年3月。1924年秋,陈铁军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铁心跟共产党走,她将原名燮军改为铁军。1926年4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10月,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投入广州起义准备工作。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准备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震撼中外的广州武装起义爆发。广州起义给背叛革命的国民党新军阀以沉重打击,在激烈的战火中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周文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兼教育部部长。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广州起义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各派反革命力

  量的联合进攻下,最终失败。周文雍率领部分起义武装,与十多倍于自己的敌人短兵相接,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奋勇死战,最后杀出一条血路,突围撤离广州,辗转到香港,负责联络和安置撤到香港的同志。

  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广州市委常务委员,再次与陈铁军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同时被敌人逮捕。

  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坚贞不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判处他们死刑。在共同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婚礼,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刑场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就义。他们之间的革命爱情被周恩来称之为“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为了纪念周文雍和陈铁军,江门市在百合镇茅岗村修建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坐南向北,建有牌坊、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塑像、悼念广场等纪念设施。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

  陵园内建有牌坊、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开平市英烈园、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烈士雕像、英雄浮雕和英雄长廊等设施。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碑文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亲自题名,庄严肃穆,高至31.6米。碑座右面镌刻着周文雍烈士就义前写的著名诗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左面刻着陈铁军烈士的箴言:“一个革命者应该学习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