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惠州惠城区桥西街道南湖社区接收了一份特殊的“礼物”。82岁的退役军人李治平因腿脚不便,迈着蹒跚的步伐,将“礼物”递到社区党委书记张东玲的手里,言语中掩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挑了几个月,找出了100张老照片,送给建党100周年,特向党组织汇报!”
62年党龄,浓缩在这本红色纪念册——《谢党恩》:百幅照片,从1960年至今,纪念册记录往昔的峥嵘岁月和社会繁荣发展,以及在党恩滋养下和睦发展的家庭成长历程,展现李治平个人足迹始终紧随祖国和党的召唤: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
“我想这本纪念册的内容留存下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从中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李治平摸着厚厚一本纪念册,厚重的岁月掩盖了历史的沙尘,但却凸显了爱党爱国的初心;他愿以一颗初心点亮更多红心,擎起时代使命的担当。
经受考验 军旅21年获三次三等功
李治平出生于1940年9月,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军旅21年间获得三等功三次。
“是党和人民把我培养起来的,要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李治平对那一个个勋功章视若珍宝。
退伍不褪色,离岗不离党。退伍之后,李治平回到了家乡惠东县安敦镇,致力于带动家乡的人民脱贫致富。凭借专业摄影技术,1990年在县城开设了一家录像馆,培育了一批年轻摄影师;为了提升家乡农特产品品质,他前往河南郑州引进更优质的番薯种苗;家家户户手工制作番薯粉丝费时费力,他潜心多年成功研究制作番薯粉丝的机器,并免费提供给乡亲们使用……在他心中,只有把家乡人民照顾好,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才对得起那一个个闪亮的勋功章。
心系疫情 “特殊党费”支援武汉让人动容
出生于战争年代,成长在动荡时代,晚年安享和平年代,李治平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退休后的李治平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在家乡修路、筹建学校、地震洪灾等关键时刻,他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困难群众、主动缴纳特殊党费、捐款捐物……
去年4月,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李治平来到南湖社区党委办公室上交一份“特殊党费”。他双手颤抖地拿出用纸包好的钱,一张没有署名的纸条上写着“党员捐资支援武汉1000元,钱是春节前从银行取出不用消毒”,朴素的语言饱含老党员的一腔赤忱。
“当时李治平老人带着一个普通的棉布口罩,因为不舍得购买符合防疫标准的医用口罩,可以看出老人平时生活很节俭,却总是惦记着疫区的群众。”桥西街道党建办副主任李晓雪说,当时在场的年轻党员们十分动容,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82岁的老党员,李治平虽然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但在他家里,沙发旁放着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各类学习书籍,翻皱的书上每页都有画着红色的标记。由于年迈,他的双手已不像几年前那般“听话”,认真书写的笔记上明显看得出一丝歪歪扭扭的痕迹。
发挥余热 用“一点红”带动“一片红”
平时,李治平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党情怀,为社区年轻的党员上了一堂又一堂的生动“党课”。
如果说对身边年轻党员的感召是潜移默化,那“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家风家训则是李治平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他的儿辈、孙辈,让他们在各自的不同岗位上为群众作贡献。
“我把对生活的感悟,对党性的理解,写进家书、融入日常,晚辈在关键时刻有所参考,会少走弯路。”李治平认为合格的党员不仅自己要始终保持坚定的信仰,而且还要以身作则带动家人,养成优良家风,让每一名晚辈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在优良家风熏陶下,李治平的儿女都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受到单位嘉奖,第三代同样优秀,而且子女孝顺、家庭和睦。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