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建军92周年前夕,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会见了会议全体代表,401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91个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和76名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作为这次受表彰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惠城区桥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李玲同志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满腔热情服务保障、真心实意排忧解难,是惠州市各级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和退役军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去北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接见,中央领导给我们颁奖,这份至高的荣誉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将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化成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带着感情用心用力服务好全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李玲在受到表彰后如是说。
李玲(右)在北京参加会议时和时代楷模、老英雄张富清合影
李玲这次赴京领奖还实现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和张富清老英雄合影,“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接下来做好工作的动力,守住初心,不忘使命,继续服务好我们的服务对象。”
惠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何寅表示,“这是李玲同志获得的荣誉,也是惠州市惠城区的荣誉,她12年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情用心感动我们的老兵,我们应该像她一样,尽心尽力服务退役军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动员身边人当“托”帮老兵创业
在进京前夕,李玲一直忙着“八一”建军节的慰问活动。7月20日,李玲趁着周末去探望了一位刚从广州出院回来的参战老兵。选择周末去探望这位老兵,李玲是以朋友的身份送去关怀,而非工作职责。
在桥西街道花边岭社区慰问困难退役军人
桥西街道是惠州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最多的街道,目前登记在册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081人,服务管理的重点优抚对象345人。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12年的李玲,已与许多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朋友,也像家人。
李玲要探望的这位参战老兵叫周科佳,今年61岁,住在市区桥西龙船街。刚落座,李玲就关心地问起周科佳的身体情况,得知并无大碍后,李玲松了口气,两人才开心地聊了起来。2008年,李玲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不久,就认识了周科佳。周科佳是山东人,1978年参军,1992年转业在惠州工作,2002年下岗后,“只会开车”的他到驾校做了一名教练,那时他的两个小孩在上学,家里有4个老人要赡养,让他感觉经济压力很大。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科佳向李玲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李玲就鼓励周科佳自己创业,开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不怕,你先开起来,我给你找生源。”李玲坚定的语气,顿时把当时已50岁的周科佳说动了。周科佳很快就把驾校办起来了,李玲也说到做到,她想方设法发动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包括桥西辖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把想考驾照的人推荐到周科佳的驾校。周科佳也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凭着诚实守信和过硬的技术慢慢把驾校经营起来了。
12年来发动社会力量帮扶不辍
李玲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又嫁给了一名军人,成为了军嫂。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李玲对军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2000年,为了照顾家庭,她随军安置到惠城区桥西街道民政办,并于2007年开始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李玲说,在工作中,军人子女和军人家属的身份,让她很容易拉近和退役军人的关系。“但这只是开始,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公平公正和真心真情。”
她对所有的退役军人一视同仁,所有的优抚政策她都公开透明,符合条件的一定办好。即使是曾经“骂”过她的退役军人,她也一样尽心尽力去服务。
参战退役军人刘国洪,下岗后生活十分困难,一度经常到桥西街道民政办发泄情绪。为了解情况,李玲多次到刘国洪家中进行探望,主动与其拉家常。刘国洪因为患有高血压,全家主要靠妻子做家政工作的收入维持生活,当时家里还两个小孩正在上大学。了解情况后,李玲便找了个朋友,两人一起以个人名义捐助刘国洪的两个小孩读大学。
孩子的学费得到解决后,刘国洪心里的郁结也解开了。两个孩子如今已大学毕业,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刘国洪也一直对李玲心存感激,每天早上通过微信给李玲发问候信息,家里有什么喜事也不忘和李玲分享。
从07年开始,李玲不仅自己先后帮扶了6位像这样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子女读书,还动员身边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我觉得很有意义,你帮助这家人,就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你关心了他,人家就反过来关心你,这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李玲说。
烈士家属把她当成亲人
不过,有些服务对象可没把李玲当朋友,而是直接就把李玲当成亲人。在92岁的汪锦香看来,李玲就像她的孙女一般。
烈士家属汪锦香把李玲(右)当成孙女一般
40年前,汪锦香的二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李玲觉得语言上的安慰对于汪锦香来说显得苍白无力。每次上门探访汪锦香,李玲都会先给她一个拥抱,汪锦香也很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以至于后来,汪锦香也会主动拥抱李玲,以及每个上门来探访的工作人员。
12年的相处,汪锦香把李玲当成了孙女,李玲也把汪锦香当成了奶奶。李玲听懂了汪锦香的惠州话,汪锦香也听懂了李玲的普通话,两人聊天,两种语言,却沟通无碍。
李玲说,要服务好这么多的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其实感觉挺累的。但她帮助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也会关心她,这种相互温暖的感觉让她觉得很美好。
牵头成立桥西退役军人党总支部
李玲想让这种温暖在更多人心中流淌。退役军人之中有许多的热心人,如果能让他们发挥所长,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那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7年12月,为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升级提质增效,桥西街道成立桥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复退军人之家合署办公。桥西街道退役军人存在数量大、类型多、情况复杂、需求多样等特点,身为站长的李玲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政府引导,让退役军人实现自我管理,为社会奉献正能量。
为深入摸查精准服务,李玲组织完成辖区6081名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一人一档,按解“六难”情况分类,装订成册,台账详尽,便于对退役军人开展内部管理和精准服务;为营造拥军爱军氛围,桥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军人荣誉室,让每名复退军人重温战斗史,重忆参战难忘经历,增加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这当然还不够。去年,正值转业志愿兵(士官)群体表达诉求最为激烈的年份,部分转业志愿兵(士官)的首要诉求就是恢复党组织关系。桥西的退役军人党员数量达4625人,在市委组织部、惠城区委组织部以及市民政局和惠城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桥西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李玲主动请缨牵头去做,在桥西街道成立退役军人党总支部,在辖区内12个社区成立退役军人党支部,将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的管理。
有了党组织,退役军人很快就凝聚了正能量。去年,桥西街道退役军人党总支部志愿服务队成立,如今已有100多名退役军人成为注册志愿者,桥西辖区的很多活动都能看到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影。
这么多退役军人志愿者愿意投身服务社区,李玲也觉得很荣幸。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积极向上向善的优秀品质,桥西街道在今年4月开展了寻找“桥西最美老兵”的活动,评选出8位“最美老兵”。
这些热心志愿者和最美老兵,让李玲深刻感觉到,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受益的不仅是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还能带动更多退役军人发挥退伍不褪色的作用,服务群众,造福社会。这也正是她的初心。
如今,李玲已调动到惠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继续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以前,在桥西街道,我的服务对象是6000多人,如今,我要服务的是全区25000多名退役老兵,我深感任重道远”。今年事务局计划上门走访慰问3000多个生活困难家庭,李玲冒着高温酷暑的天气,仅半个多月就走完了200多户。李玲表示,在新的岗位上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